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點公司 > 正文

金融科技將迎來低碼開發時代 “術業有專攻”背后仍需統一技術標準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30 19:49:38

恒生電子研發中心總經理許欣芃表示,未來的開發者可能會分為三類,一類是專職的專業開發者,從整個底座到場景再到具體組件都懂,一類是特定領域需要場景寫片段代碼的開發人員,這類開發者可能不需要理解整個技術底座;第三類就是公民開發,所有人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業務組件搭建。

每經記者|葉曉丹    每經編輯|湯輝    

10月29日晚間,恒生電子(600570,SH)披露了三季報業績,前三季度營收23.38億元,同比增長1.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5億元,同比下降47.08%。之所以出現增收降利,恒生電子10月30日回應稱,主要是三季度執行新收入準則所致。10月30日,恒生電子報收92.94元/股,上漲1.42%。

穿過業績來看恒生電子的業務架構,自2019年以來,恒生電子正在經歷戰略結構調整,開展技術中臺、業務中臺、數據中臺三大中臺戰略布局。同時,還規劃了“6縱6橫”的業務版圖。而如今,正值恒生電子“大中臺戰略”落地關鍵期。

2020年以來,恒生電子先后發布了面向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的解決方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到,上述新推出的解決方案,在技術上都更加強調微服務架構,在金融機構日益分化的大趨勢下,做個性化匹配,而產品背后是恒生電子技術邏輯的變革。

近日,恒生電子研發中心總經理許欣芃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恒生電子正在開放其技術接口,希望打造一個金融科技行業的PaaS平臺,為金融機構提供云底座,通過分布式的微服務架構鏈接不同金融機構的端服務,同時希望通過開放LIGHT技術品牌打造行業PaaS平臺。

金融科技將迎來低碼開發時代

2020年上半年,資本市場的活躍度進一步提升。根據行業協會數據,2020年上半年,證券公司整體營收為2134.04億元,同比上升約19.26%,凈利潤為831.47億元,同比上升約24.73%。2020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凈值約169043.92億元,同比上升約25.62%;私募基金規模約143478.68億元,同比上升約8.01%。

近兩年,新三板精選層改革,公募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繼續擴大,公募短期公司債、基礎設施領域公募基金REITs、資產支持商業票據(ABCP)等取得新進展,既豐富了資本市場的產品供給,也不斷將改革推向深化。

政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也推動了金融市場供需結構的變化。一方面是資本市場供給不斷豐富,而另一方面,國內投資者對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

供給的變化,對金融機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疫情推動了金融機構數字化進程加快,也對金融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欣芃認為,數字化轉型從網絡協同與數據智能兩方面對金融機構業務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改變了軟件的交付模式,由線下部署安裝轉變為線上開發運維一體化DevOps。

同時,恒生電子執行總裁范徑武近日表示,未來金融科技研發將走向低碼和在線的趨勢。低碼讓業務開發人員能夠按照自己的需求、按照自己的業務發展定制業務,快速改變自己的業務,通過PaaS模式的交付能夠讓線上云化的組件動態集成。預估到2023年,公民開發人員將是專業開發人員的4倍,2024年65%的編碼活動都在低碼平臺上開發。

而低碼開發趨勢的背后,則是技術研發行業的分化。許欣芃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的開發者可能會分為三類,一類是專職的專業開發者,從整個底座到場景再到具體組件都懂,一類是特定領域需要場景寫片段代碼的開發人員,這類開發者可能不需要理解整個技術底座;第三類就是公民開發,所有人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業務組件搭建。

打造金融科技PaaS平臺

基于這一趨勢,恒生電子自2019年以來提出了“大中臺戰略”,強調技術中臺、業務中臺、數據中臺。許欣芃認為,當前除了頭部金融機構擁有比較強的自研能力外,多數的中小型金融機構在技術研發上仍要依托金融科技公司的服務能力。而對于金融機構而言,業務場景主要聚焦在“端”上,即面向投資者的終端。正是基于這一變化,恒生電子在技術上的一大轉型就是將金融機構固定不變的流程放在后臺,同時把機構具備共性的一些服務變成中臺,同時開放中臺技術接口,提供不同需求的組件服務,鏈接不同金融機構終端業務需求。

2020年5月,恒生電子曾推出全新技術品牌LIGHT。而近期,恒生電子宣布開放數字化金融基礎設施LIGHT,旨在打造金融行業的開放技術平臺,共創金融領域技術相關標準,構建開放共享的金融技術生態。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金融科技企業對于打造金融IT服務平臺熱度不減,金融科技市場仍處于動態博弈之中。

許欣芃認為,對于金融科技企業來說,目前金融行業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不同的金融機構要適配不同的技術標準,對整個行業的技術發展都很不利。作為行業全方位業務的解決方案提供商,恒生電子在技術方面有多年積累;開放給行業客戶,是希望與行業所有參與者共建一個金融科技的技術標準,用技術加速行業數字化轉型。

技術平臺的迭代和演進必然是結合前沿技術,對金融科技行業而言更是如此。從資本市場的現實案例來看,技術對資本的影響力正在不斷增強。而另一方面,資本對技術的推進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20年以來,恒生電子收購了廣州安正軟件,補充了數據中臺的相關業務能力。同時與Finastra達成戰略合作,購買Fusion Invest產品并進行本地化改造和推廣,打造適合國情的投資組合管理系統。

而對于未來是否會加大資本在技術領域的投資并購?許欣芃透露,從技術的視角來看,信創技術、微前端技術、ServiceMesh、5G+AR等方面會重點關注。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金融科技 低碼開發 恒生電子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