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15 17:28:42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旭
9月15日,國新辦就2020年8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經濟數據,兩大重磅指標的同比增速實現年內首次“由負轉正”。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8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71億元,同比增長0.5%,單月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而在工業生產指標方面,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4%,累計同比增速在年內首次實現由負轉正。
就在此前一天(9月14日),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8月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0.5%,累計增速同樣是年內首次“轉正”,這幾大指標的運行情況均顯示我國經濟復蘇態勢已更趨穩固。
近年以來,消費持續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2019年數據顯示,當年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GDP的貢獻率為57.8%,占比接近六成。
正因為如此,在遭受疫情沖擊的情況下,反映社會消費狀況的重要指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何時能夠回到正常增長軌道,就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此次公布的8月份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今年以來首次實現同比正增長。與此同時,單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絕對值也已連續4個月運行在3萬億元以上的區間。
付凌暉在發布會上就此評價稱:“總的來看,隨著經濟的恢復,居民就業保持了總體穩定,這有利于居民收入的增加;隨著國內防控形勢總體穩定,前期防控的限流措施也在放寬,比如像景區人流量的限制都在放寬,有利于消費的增長;居民外出的意愿也在增強,消費保持恢復就有了比較好的基礎。”
單月消費數據年內首次“轉正”,汽車類商品零售保持快速增長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張敏結合數據披露,8月份,在低基數、新品上市、車展促銷及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等因素作用下,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1.8%,繼續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狹義乘用車綜合銷售量同比增長9.0%,增速比7月份加快1個百分點,表明近期汽車市場銷售明顯回暖。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楊暢對記者表示,8月數據顯示消費繼續修復,汽車消費與可選消費拉動明顯。
他結合數據分析稱,在可選消費品中,8月化妝品同比增長19.0%,金銀珠寶同比增長15.3%,均比前值出現了較大的增幅。
在消費數據走強的同時,8月工業生產數據也繼續保持自今年4月以來的強勁態勢。
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6%,增速較7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這一增速也創下了年內新高。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對記者分析稱,從8月工業數據看,在大類行業中,采礦業、電熱燃產出增速大幅抬升。細分制造業中,黑色、有色、非金屬礦物等建筑鏈行業、紡織等外貿鏈行業增長加快。主要產品中,挖掘機、鏟土運輸機械、手機、集成電路等產量均為兩位數增長。
而在投資數據方面,此次公布的數據顯示,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距離“轉正”僅一步之遙。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78834億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1~7月份收窄1.3個百分點。從環比來看,8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4.18%。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8月三大經濟運行指標一致走強,使得各界對中國經濟在今年三季度穩步復蘇的預期更為堅定。
付凌暉在發布會上表示,從三季度前兩個月情況來看,無論是工業生產還是服務業生產,都比二季度有所改善。如果9月份這種態勢能夠延續,總的看三季度當季增速會比二季度加快。
付凌暉說,從后期走勢看,需求回升、投資加快、消費恢復對整個經濟的帶動逐步增強。目前PPI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說明需求對于生產的帶動在改善。
在經濟運行趨勢性向好不斷得到確認的背景下,不少國際知名機構近期陸續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近日發布最新報告,將中國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測由原來的1%上調至1.9%,增幅接近1倍。中國也是此次唯一被穆迪上調2020年增長預期的經濟體。
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最近也將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了1.5個百分點,將2020年經濟增速預測從此前的1.2%上調至2.7%。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