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05 11:38:58
每經編輯 彭水萍
據中國日報網援引黎巴嫩國際廣播集團報道,黎巴嫩最高國防委員會在會議上宣布,貝魯特爆炸事件是由于易燃易爆品引燃了2000多噸硝酸銨。2014年,一艘輪船在開往非洲時,因船只出現問題,這些硝酸銨需被卸載,隨后便卸在了貝魯特海港12區。
“前一陣子,在檢查倉庫時,發現倉庫硬件設施急需維護,庫門需要加緊。并且要求貝魯特海港有關部門配備警衛人員,任命倉庫負責人,進行倉庫維護。”據一份安全報告顯示,“工作人員在焊接存有炸藥的庫房門的過程中,焊接火花引燃了倉庫中的炸藥,這導致在另一庫房中存放的硝酸銨爆炸。”
港口負責人說:“之前根據司法部門的批示,這批貨物被放置在第12區。”
會議決定成立一個危機小組委員會,成員包括副總理和外交、內政、經濟、衛生、金融部長、公共安全局局長、軍隊總司令、海關總署部長、國家安全局局長等人。
另據央視新聞援引路透社消息,黎巴嫩總理迪亞卜的官邸也在貝魯特港口區發生的爆炸中受損。當地時間4日深夜,北京時間今天凌晨,迪亞卜發表電視講話,宣布這次爆炸為巨大的國家災難。迪亞卜說,這件事不會不了了之,真相一定會被查明,相關責任方必將付出代價。
此外,他還緊急呼吁兄弟國家和友好國家與黎巴嫩站在一起,向黎巴嫩伸出援手,幫助黎巴嫩渡過難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日報網微博、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