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21 22:36:02
每經評論員 胥帥
紅星新聞、新京報、上游新聞等多家媒體到河南省原陽縣采訪,追問四名兒童被埋真相。采訪過程中,多位記者遭遇粗暴對待,被毆打、推搡,以致有記者被抓傷、眼鏡鏡片被打碎,手機被搶。
這對記者是個提醒,要做好采訪的同時也要注意正當防衛。就像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筆下的《田納西的新聞界》所描述的那樣,一位主編邊改文稿邊防身。
但對暴力阻撓者,我們還是希望,你可以不好好說話,但別動手。
一拳揮出,肇事者已逾越了不可觸碰的社會底線,既犯法還越矩更不道德。
作為普通的社會人,記者的基本生命權不能被侵犯。作為記者,他對重大公共事件的正當采訪也不能被暴力阻止,因為采訪權是不可取消的正當權利!
在動手之前,這群肇事者所想為何、聽命于誰,目前尚不清楚,但其現場卻聲稱,“沒有政府的允許,不能進去采訪。”
本來,家長已同意記者進入四名兒童下葬陵園,但遇暴力阻攔。是哪一條法規、規定禁止了記者的正當采訪行為?
但更令人憤怒的是,現場竟然還有人問:“你們為個采訪,值得嗎?”
親身之子尸骨未寒,喪子之痛如鈍刀割肉,事故責任尚未完全大白。是多么缺乏同理心,沒有憐憫之情的人,才會問出“值嗎?”
不安慰和同情苦難者也罷,肇事者卻對追求真相、行使正當權利的記者暴力相向,又讓人怎么想?
最高檢多次提到,“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肇事者的野蠻做法不是讓公民感到公平正義,而是讓失去孩子的家長和共情的同胞寒心和失望。
因此,不僅要嚴懲肇事者的暴力行為,還要揪出是誰指使人阻撓記者采訪、是誰在縱容和施暴、是誰導致了四名兒童的被埋和死亡。
無論是誰,都要為他的作惡行為負責,嚴懲肇事者就是要提高其違法成本。
此外,一直以來,記者采訪公共事件被打都是熱門話題,但從事后結果來看,一些處罰力度還有待加強。比如某電視臺記者被打,涉案男子只是被行政拘留。還有更多的案例是行兇者未受處罰,處理結果也是不了了之。
造成重大人身身體傷害的違法行為,理應按照相應法規依法嚴懲。因此,我們希望原陽縣及有關部門及時啟動對肇事者行為的調查程序,且必須公開透明,依法依規。
記者被打不能被敷衍了事的處理、偽善做作的道歉所糊弄。對肇事者的事后處理,既要高高舉起,還要重重放下。
所以,不僅是對肇事者,我們還需要就四名兒童被埋真相給公眾一個交代。真相一日不公布,記者正當采訪就依然會繼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