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23 22:35:33
每經記者|陳玉靜 每經編輯|易啟江
3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天津產權交易所獲悉,關于天津信托51.58%股權的競價已結束,最終價格為74.17688億元,近乎此前掛牌價格的兩倍。每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今日共有兩方參與競價,分別為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實集團)和忠旺集團,最終由上實集團競得。
此外,此前天津市泰達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泰達控股)掛牌轉讓的天津信托26%股權,也已被上實集團收入囊中,按此計算,目前上實集團已競得天津信托77.58%股權,實現控股。
天津信托一波三折的混改歷程即將落下帷幕。去年12月30日,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官網披露兩則有關于天津信托股權轉讓的信息:天津海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泰控股)掛牌轉讓天津信托51.58%股權,轉讓底價394968.80萬元;泰達控股掛牌轉讓天津信托26%股權,轉讓底價199092.46萬元。
這已不是天津信托第一次掛牌混改,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天津信托交出了控股權。
2018年4月28日,天津信托混改項目正式在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掛牌,公開招募選擇戰略投資者。具體來看,天津信托擬引入3家戰略投資者,共計整體持股比例為39.73%。戰略投資者Ⅰ對應持股比例7%;戰略投資者Ⅱ對應持股比例18%;戰略投資者Ⅲ對應持股比例14.73%。
但直至2018年年底的8個月期間,由于一直未征集到合格意向投資者,天津信托混改項目一再延期,直至撤牌。
彼時,接近天津信托人士對每經記者表示,前期的混改方案是與大股東海泰集團一起混改,資金需求比較大,去年市場整體資金需求比較緊張,導致投資者數量減少;其次監管的政策也逐步趨嚴,使得金融機構的股東準入標準提高,多種因素一起,導致之前的混改方案市場不是很認可。后續天津信托將繼續堅定地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但不再與海泰集團捆綁,分別制定各自的方案推進混改工作。
對于后續的混改,該人士稱,會按照市場化原則,傾聽市場聲音。
歷時近一年的時間后,新的混改方案終于出爐——交出控股權。最終,在掛牌期內,天津信托混改佳音傳來,具有上海國資背景的上實集團斥巨資將77.58%的股權盡數收入囊中。
知情人士對每經記者表示,除此前已競得天津信托26%股權的上實集團參與今日的競價外,忠旺集團也參與了競價,最終是上實集團以74.17688億的價格競得天津信托51.58%的股權。由此計算,最終價格是原來轉讓底價的近兩倍。
上實集團,1981年7月在香港注冊成立,是上海市政府在香港的窗口企業,目前由上海市國資委全資控股。上實集團業務涵蓋醫藥醫療、基建環保、房地產和區域開發、消費品、金融服務和投資五大領域以及創新發展的新邊疆業務。擁有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0363.HK,簡稱“上實控股”)、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607.SH,2607.HK,簡稱“上海醫藥”)、上海實業環境控股有限公司(BHK.SG/0807.HK,簡稱“上實環境”)、上海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600748.SH,簡稱“上實發展”)、上海實業城市開發集團有限公司(0563.HK,簡稱“上實城開”)5家境內外上市公司。
截至2018年末,上實集團總資產達到3850億港元,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193億港元,歸屬集團凈利潤37.64億港元。總資產、營業收入和歸屬集團凈利潤等指標在上海國資系統企業中位于前列。
此前的產權轉讓信息顯示,當時天津信托的股權結構為:海泰控股持股51.58%,泰達控股持股42.11%,天津教育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05%、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現更名為大家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90%、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36%。
目前安邦系所持的合計5.26%的天津信托股權正在上海聯交所掛牌轉讓。對此,每經記者致電上海聯交所相關負責人士,對方表示不方便透露。
銀行間市場數據顯示,2019年天津信托實現營業收入8.46億元,凈利潤為6.17億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