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壕!比爾蓋茨5億英鎊買氫能游艇,A股公司前赴后繼布局氫能源!

e公司官微 2020-02-10 13:55:04

氫能源去年在資本市場一度大熱,近日再獲昔日全球首富比爾蓋茨相中。

據報道,軟件大亨比爾·蓋茨將斥資5億英鎊,購入一艘以液氫為動力的游艇。名為Aqua的游艇預計于2024年下海。

d774a925?Expires=1896932401&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phpZE2eFgq%2F7dSJlO8apRwavJvc%3D

A股市場上,wind氫能指數去年上漲26%,今年來則下跌5.74%。2019年是氫能源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開啟了燃料電池的“元年”,氫燃料電池的發展開始進入飛躍期。

天風證券指出,中國燃料電池產業目前與2012年鋰電池極為相似,政策自上而下支持,技術達到產業化條件,企業加快布局速度,產業鏈國產化進程開啟,資本市場投融資熱度持續上升。中國燃料電池產業處于上行通道起點,燃料電池萬億級產業拉開序幕。

國產氫能無人機破世界紀錄

這款以液氫為動力的游艇早在去年已有媒體關注。根據設計,這艘游艇長112米,將通過燃料電池向兩個功率為1兆瓦的發動機提供動力,最高時速為17節,平均時速為10~12節,續駛里程可達3750海里。游艇配備兩個28噸的真空氫罐,用于儲存零下252℃的液氫。游艇設計者建議在氫罐周圍設置防彈玻璃窗,以便乘客參觀這一先進設備。

比爾蓋茨對可持續能源一直保持關注。蓋茨去年表示:“對能源創新的投資可以讓我們在現有基礎上更進一步,加快從傳統化石能源到平價、可靠的無碳能源的過渡。為了在無風、無陽光照射的環境下擁有穩定的清潔能源電網,我們需要在技術上取得重要突破。

與蓋茨重金購入氫能源游艇相比,國內今年初已有企業推出了氫能源無人機,并一舉打破世界紀錄。

今年1月,位于北京亦莊的北京新研創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研創能”),研發了一款六旋翼氫燃料電池無人機,不間斷飛行331分鐘,打破了由中航技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和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推出的多旋翼無人機HYDrone-1800于2016年創造的270分鐘的原世界紀錄。

據了解,新研創能于2018年獲得中關村首批高精尖培育項目“氫燃料電池多旋翼無人機產業化”,經過一年努力,開發出功率密度高、重量輕、體積小的2千瓦級金屬板燃料電池空冷電堆及系統,并成功集成在無人機上。

回顧氫能源在國內的發展,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里,有一條“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這是氫能源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開啟了燃料電池的“元年”,氫燃料電池的發展開始進入飛躍期。

許多省市地區相關部門也陸續出臺了補貼扶持政策,據不完全統計各省市地區2019年共有36個政策出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2019年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燃料電池汽車2019年銷量完成2737輛,同比增長79.2%。從歷年數據來看,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6000輛。

上市公司持續布局

A股市場上,2019年Wind氫能指數去年上漲26%,板塊內30只個股中,12只去年累計漲幅在30%以上,其中雄韜股份和長盈精密去年股價更實現翻倍。

進入2020年,氫能指數年初至今下跌5.74%,雖然經歷春節后首個交易日市場大幅下挫,但概念板塊內的中電興發、長盈精密和濱化股份年初至今累計漲幅仍在15%以上。

去年表現強勢的氫能板塊,進入2020年能否延續?對此,中泰證券認為,氫能源占比預計持續提升,燃料電池汽車為高效利用氫能的重要途徑,各國政策相繼落地、產業布局加速推進;國內企業在產業鏈上下游均有布局,隨著燃料電池成本下降、加氫設施配套完善,FCV產量快速提升將為制氫、加氫、電堆及零部件、燃料電池整車等環節帶來廣闊需求空間。

事實上,多家上市公司正在持續發力氫能源產業。去年底,中國中車旗下世界首條氫能源有軌電車投入商業運營。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氫能源有軌電車在佛山高明上線載客開跑,標志著世界首條氫能源有軌電車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我國現代有軌電車駛入“氫時代”。今年以來,雪人股份、科力遠等公司也有氫能產業產業新動作。

但相比游艇、無人機和有軌電車等相對小眾的設施,氫能源目前更多聚焦在汽車行業上。

整車廠的布局最為矚目。長安汽車今年1月曾公告成立合資公司,布局氫燃料動力技術。披露顯示,長安汽車與一汽、東風、兵裝集團、江寧經開科技簽訂協議,共同發起設立T3科技平臺公司,注冊資本金160億元。T3科技平臺公司將通過自主研發與投資并購相結合的方式,獲取電動平臺及先進底盤控制、氫燃料動力、智能駕駛及中央計算三大領域技術。

業內人士觀察,氫燃料電池汽車與純電動汽車互補,氫能與可再生能源發電互補,未來有望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體系。今年1月,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表示,目前燃料電池成本相比五年前已經下降50%,預計未來五年繼續下降50%,其主要原因在于規模擴大和國產化替代。

1月11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高層論壇上,提出氫能與燃料電池正成為全球能源技術革命的一個重要方向和各國未來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成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中,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同等重要,長期共存,在市場應用中,它們也各有定位,互不替代。

除乘用車外,重卡也是氫能源的發力方向。國金證券指出,目前燃料電池主要應用于公交車和物流車領域,在上海、佛山等部分區域經歷長時間運營,重載和長續航領域運營性能得到充分驗證。未來燃料電池將進一步拓展其應用領域,重卡則是重點方向,目前國內濰柴動力、陜汽、江鈴等發動機或者商用車企業均在發展燃料電池重卡,部分企業已經發布相關產品。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責編 彭水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比爾蓋茨 氫能源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