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熱評

每經網首頁 > 每經熱評 > 正文

每經熱評|A股趨理性 對經濟轉型的信心勝過對疫情的恐懼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07 00:05:30

凡事都有兩面性,就像非典疫情不僅沒有擊垮中國經濟,反而成就了中國電商的騰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病毒不會通過4G或者5G傳播,信息的流動沒有空間桎梏,邊際生產效率不會降低。瞬息萬變的需求在線上滿足,互聯網的想象力補足有效需求,這依然符合商業的經濟本質。新生產要素在結構上替代舊有要素,這為經濟復蘇的全要素生產力提升打下基礎。

每經評論員 胥帥

短時間之內,創業板指數不僅收復失地,還創出新高,滬指和中小板指數也連續收出陽線。

這或多或少有些出人意料。畢竟在節后第一天的市場中,兩市超2000只個股跌停的場面著實有點兒嚇人,且其中不乏收出一字跌停板的個股。新冠肺炎疫情利空反應到盤面,這是投資者信心受挫的表現。當指數和個股集體復蘇,投資者信心又從冬天步入春天。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投資者信心“換季”并非簡單靠吼嗓門打“雞血”那么簡單,而是與各地得力的防控措施、政策面給予的支持以及中國經濟以往展現出的韌性與活力息息相關。

比如,證監會、央行等的呵護政策就如暖風拂面,為A股企穩提供了重要助力。證監會會同人民銀行積極支持證券公司通過在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發行特種金融債券、短期融資券、公司債券等多種方式補充流動性;開辟綠色通道,支持疫情防控期間到期公司債發新還舊。央行連續開展逆回購,為市場注入流動性。

除了政策面為市場預期裝上了“穩定閥”,股市迅速企穩,還與投資者及市場自身逐漸理性成熟有關。

以往,初見大跌時,恐慌迫使“韭菜”們掛出跌停價,能清則清。再回首,股民因“割”在地板上懊悔捶地。過往每一次大跌后,優質個股又會以此為跳板,跳得更高。

大風大浪見慣了,這一次,投資者更加自信,甚至變得有些“雞賊”。這里“雞賊”并無貶義,而是贊美投資者開始懂得用獨立思考來代替情緒沖動,權衡利弊后三思而行。

內外部多重因素的組合,使得投資者信心初步得以恢復,如此,才能從容應對疫情這類“黑天鵝”事件。

資本市場的穩定至關重要,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連鎖效應,這在疫情“黑天鵝”來襲后表現得尤為明顯。金融市場向實體輸血,是打通資本向生產領域流通的重要環節。出于社會責任的擔當,上市公司通過各類杠桿手段募資,用于疫情援助。譬如中國南山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華發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合計募資21億元的首批抗疫債,相關資金將直接用于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及相關抗病毒藥物的生產研發。

但受疫情影響,上市公司的“余糧”并不充裕。若股價大跌引爆上市公司質押問題,又或者造成上市公司現金流無法覆蓋借款的費用利息。質押方追加保證金、借新債還舊債等行為又可能進一步加劇公司現金流緊張。種種行為可能層層傳導,形成一環又一環的負反饋效應,甚至埋下系統性危機的伏筆。

由此可見,資本市場復蘇對抗疫成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證券市場并非完全收復陣地,結構性復蘇特征明顯。云服務、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生物醫藥等板塊大漲,全通教育、拓維信息等股連續漲停。反之,旅游、酒店、航空等產業受到沖擊,體現在資本市場就是對應板塊的下跌。在排除概念炒作的因素之后,資本市場反映了投資者看好未來的新經濟結構轉型。

凡事都有兩面性,就像非典疫情不僅沒有擊垮中國經濟,反而成就了中國電商的騰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病毒不會通過4G或者5G傳播,信息的流動沒有空間桎梏,邊際生產效率不會降低。瞬息萬變的需求在線上滿足,互聯網的想象力補足有效需求,這依然符合商業的經濟本質。新生產要素在結構上替代舊有要素,這為經濟復蘇的全要素生產力提升打下基礎。

實際上,這正是中國經濟韌性與活力的體現,也是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力量源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冠肺炎 A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