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25 20:25:16
紫光展銳CEO楚慶將紫光展銳定位于承擔中國工業電子的生態責任。“科技也是有疆域的,對方可以不賣給你,可以讓你買不到。作為一個國家,尤其是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必須可信、可靠、可控,展銳恰恰幾乎是唯一能承擔這個責任的”。
每經記者 李少婷 每經編輯 陳俊杰
黑色半邊框眼鏡,淡藍色西裝外套,剛下飛機的楚慶匆匆趕來,這是他上任以來第二次相對集中的媒體見面會。自官宣加盟紫光展銳一年時間,這位有著大唐、華為等知名企業任職履歷的CEO,正努力向外界展示一個“新展銳”。
作為紫光集團旗下的核心公司之一,紫光展銳承載著移動通信及物聯網芯片的研發設計重任,是高通、聯發科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手機芯片設計企業,目前正為登陸科創板做準備。
或是因為“不破不立”,楚慶并不忌諱向外界坦承紫光展銳出現過的問題——最多時一天4場道歉會、質量大會上被客戶痛斥45分鐘等,都是由他主動向外界透露的信息。但他也表示,“無序”已經成為過去式,2020年紫光展銳將由“有序”走向“高效”。
“展銳是一個生態承載者,它是芯片行業的鋼筋骨架,在它上面能開出無數的花,結出無數的果,這就是展銳的價值。”11月21日下午,楚慶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產業需要一家強大的芯片公司,也正是因為看重作為獨立第三方的紫光展銳在產業內的作用,他選擇了來到展銳。
紫光展銳CEO楚慶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11月23日,距離去年紫光展銳官方宣布楚慶加盟恰好一周年。楚慶曾表示接手展銳是“臨危受命”,而“取舍”成了楚慶著手之初的主要工作。
比如,今年初,紫光展銳結束與英特爾在5G方面尚不足一年的合作。“把公司核心的技術團隊抽出來,獨立開發5G技術,讓更多人參與開發。這件事對我們能夠按時發布5G芯片非常重要。”楚慶介紹,目前展銳的研發力量中,有六成都集中在5G技術。
創新是高科技企業的生命力所在,但在楚慶看來,此前紫光展銳的研發管理可謂無序。“接手的時候,整個公司正在跑的產品項目有上百個,誰都能決定立項,誰都不能決定要砍掉哪個項目。”楚慶說,此前紫光展銳有9個事業部,成長性不大,并且大多沒有明確的需求指向性。
不到三周時間,楚慶帶領公司進行了項目清理,目的是讓公司資源及力量能夠集中,形成能夠盈利的方向。
楚慶介紹,目前紫光展銳的所有業務都指向三個方向:其一是消費電子,為個人的智能化需要服務;其二是工業電子,為未來的智能化社會做準備;其三是泛連接,是難以梳理邏輯的創新業務的集合。
至于清理的力度,楚慶稱,管理團隊對所有項目都進行了審核,過程艱巨,“沒有那頓‘大殺大砍’、團隊大調整,我們不可能把力量集中起來。砍掉的項目所占的比例不是50%,是90%”。
“從經營成果上來講,三個事業部門都有所斬獲,都出現了增長,結束了連續40多個月的下滑。尤其是工業電子事業部,今年創辦第一年,銷售額就過了一億美元。”楚慶表示。
紫光展銳在年初發布了兩款5G產品,分別是5G通信技術平臺“馬卡魯”以及首款5G基帶芯片“春藤510”。相較于4G時期的缺位,紫光展銳在5G布局上積極了不少。
楚慶拒絕對明后年的5G產品出貨量作出詳細預判,他表示,5G的發展過程可以從4G發展中獲得借鑒,4G從手機網絡開始啟動到銷量達千萬臺大約耗時一年半,而從年銷量千萬臺到一億臺只花了一年,是十倍速增長的。
但楚慶也指出,相較于4G出現時的措手不及,手機廠商在5G時期出現了過度準備的狀態,但事實上5G網絡的建設比4G要困難許多,覆蓋同樣范圍的區域,5G網絡需要4G網絡至少3倍的基站。
紫光展銳定位于獨立第三方供應商,但目前手機廠商已開始介入芯片領域。例如國內手機廠商vivo、OPPO等都將加大在芯片方面的投入力度。
“這個反映了大家的恐慌,因為5G初期上游資源一定是匱乏的,包括我們現在的技術支持力量也是捉襟見肘,我們也沒有那么多力量支持這么多廠商。不光是我們,所有的上游廠商都處于這種狀態,而所有的下游廠商都想在5G拔得頭籌。”楚慶認為,在芯片領域沒有涉足的手機廠商,規模越大恐慌越大。
但楚慶表示,手機芯片幾乎不會再誕生新的供應商,只會越來越少。因為目前5G芯片要兼容2G到5G的10種網絡制式,還需要在全球120張骨干網絡中進行測試認證,單認證工作就需要一個龐大的隊伍在七八年內才能做完,并且還需要骨干網絡方面的配合。
2019年被稱作5G商用元年,不少手機廠商都在今年搶發5G機型,紫光展銳也加緊對5G芯片的發布。楚慶判斷明年有一些手機廠商將拋棄4G機型,全部發布5G機型。他認為這是非常銳利的戰略,但他表示紫光展銳對5G既保持熱情,也保持冷靜的頭腦。
謹慎的原因之一在于成本高昂。楚慶透露,僅僅流片(試生產,芯片制造工藝中的一個步驟)一顆5G芯片,使用7納米的工藝制程,硬成本就會達到七八千萬美元。
但相較于戰略的正確選擇,花錢還算是件容易的事情,規劃的項目能否形成有益的現金流是對企業的一大挑戰。“用力過猛也容易出麻煩。所謂彎道超車,有一類失敗就是用力過猛,開得慢一點怎么都能過去,但是如果開太快帶來的后果就是翻車。”楚慶表示。
競爭壓力有多大?楚慶以“玩的就是心跳”來形容。
“事實上高科技公司都是‘家無隔夜糧’的,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經受得了一年左右的戰略性失敗,這足以導致一家原本看似很好的公司最后落敗。十倍速發展的公司,很大程度上有點賭博性質。就像電影里的賭徒,賭徒總是想下一把要翻本,所以下一把投得比前面多得多,甚至是前面輸掉的總和,想著反正贏一把就翻本了。但這個行業恰恰是這樣的行業:一把輸了,前面所有贏的都作廢了。”楚慶闡述道。
5G市場中,手機目前是關注的焦點,但楚慶表示,更大的蛋糕在手機以外,非手機市場可能成長較慢,但將逐漸成為主流,這也正是公司設立工業電子事業部的原因。
紫光展銳目前在工業電子領域的策略是“將舊武器翻新”,目前已經進入了汽車電子及手機支付領域,未來計劃在制造設備領域探索合作。
楚慶將紫光展銳定位于承擔中國工業電子的生態責任。“科技也是有疆域的,對方可以不賣給你,可以讓你買不到。作為一個國家,尤其是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必須可信、可靠、可控,展銳恰恰幾乎是唯一能承擔這個責任的”。
在紫光展銳上海總部,求勝欲不加掩飾。“鼓舞士氣最好的方式是勝利!一個勝利會帶來新的勝利,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失敗是成功之母’,是用來安慰失敗者的!”在內刊《展銳風采》第二期頭版的醒目位置,印著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的這段話。
楚慶也善于激發“狼性”:執行IBM經典版本的IPD(集成產品開發),對團隊進行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考核……他表示,他治下的紫光展銳不為能力買單,不因員工的能力背景授予職權,“只看戰果,數槍眼”。
這或多或少與楚慶履歷中華為公司的文化有相似之處。對此,楚慶表示,管理公司就像經營一個家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僅從管理角度而言,優秀的公司會越來越像,但紫光展銳作為一個獨立在市場拼殺的企業,一定要更有雄心,更有發展的激情。
“我們在管理體制方面更加先行一步,我們建立了創新管理體制,這是任何一家芯片公司都沒有,甚至連互聯網公司都還沒有的。這是我以前個人研究創新的心得。”楚慶認同“管理出自實踐”的觀點,他表示,華為、大唐等工作經歷,對其總結形成適用于紫光展銳的創新管理體制意義很大。
楚慶表示,戰略與創新的管理是統一的,在經過今年的調整后,紫光展銳明年的目標是向更加有競爭力去發展。
“今年這一年我們只有一部分精力投向未來,很大一部分精力是在清理過去,把資源有效集中起來,尤其上半年。明年我們的戰略管理要面向未來。也要把新管理體制徹底落地。”楚慶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