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5 20:08:27
在登陸科創板之前,航天宏圖經歷了6輪融資。在航天宏圖董秘王軍看來,科創板的設立,一方面讓資本市場變得更加多元創新,另一方面,也為真正具有核心科技的企業創造了更多的機遇和空間。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魏官紅
“航天宏圖在撰寫招股書的過程中,全網幾乎找不到一份公開的遙感行業研報,IPO團隊只能自己查行業資料,找國外行業的研報以及報道進行歸納、分析。但在上市后,研究了解衛星遙感應用行業的專業機構越來越多,出現了很多高質量研報,市場上對遙感和未來行業的發展也越來越了解。”作為遙感產業發展的同行者、科創板注冊制改革的親歷者、首批進入科創板企業的代表者,航天宏圖董秘王軍將自己的心路歷程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下簡稱NBD)娓娓道來。
航天宏圖董秘王軍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資本路上無坦途。在登陸科創板之前,航天宏圖經歷了6輪融資,用十年時間完成了從創業公司到上市公司的蛻變,并且在遙感影像處理方面持續探索。在王軍看來,科創板的設立,一方面讓資本市場變得更加多元創新,另一方面,也為真正具有核心科技的企業創造了更多的機遇和空間。
NBD:遙感衛星有著怎樣的數據特點?
王軍:隨著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的全面建設和完善,以及《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逐步開展,商業航天產業蓬勃發展,衛星遙感數據也呈現出“三高”態勢,即高空間分辨率、高光譜分辨率、高時間分辨率。
NBD:遙感衛星行業進入到哪一階段?
王軍:目前,行業發展到應用產業化和數據服務商業化并行階段。遙感衛星不但可以在國家安全、氣象環境監測評估、國土資源普查及調查評價等領域進行應用,還能拓展到農作物估產、監控病蟲害防治、水資源遙感應用、空氣質量監測服務、火情衛星監測服務等領域。
圖片來源:攝圖網
NBD:遙感衛星行業未來有哪些發展空間?
王軍:一是公眾應用市場的前景廣闊,例如基于遙感衛星及人工智能進行城市路網智能提取,為導航應用企業提供高頻次城市道路網;二是遙感從目前的“監測”轉向未來的“監視”,對地物進行動態、實時的監視,在城市監控、應急救援、車輛跟蹤、飛機監視等領域廣泛應用;三是遙感與所關聯的多元數據進行融合應用,將同一目標或場景在空間、時間、光譜等方面的遙感數據按算法規則處理,獲取更加精確、完整、有效信息,進一步拓寬遙感的應用場景;四是衛星影像及其他地球觀測數據結合,形成在線可視化計算云服務平臺。
NBD:航天宏圖一直在遙感衛星領域堅持探索的原因何在?
王軍:十多年前,處理遙感影像的工具基本是國外軟件,航天宏圖董事長王宇翔及創始團隊確立了研發中國遙感圖像處理軟件最原始的創業夢想。
歷經十年,航天宏圖也從十幾人的創始人團隊發展壯大至超過千人,自主研發的PIE遙感影像處理軟件平臺也經歷了承擔國家高分專項和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任務等方面的磨礪,逐步在氣象、水利、環保、國土、應急等細分行業和領域廣泛應用,獲得專家院士及市場認可,并且取得了技術上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兩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成績。通過持續創新不斷接軌國際、領先國際,是航天宏圖堅持探索的原因。
NBD:作為高科技企業,公司在科技創新方面有何經驗?
王軍:一是選好賽道,堅持到底。航天宏圖開始研發國產遙感影像處理軟件之初,國內的產業環境并不成熟,但創始人通過專業的判斷,始終堅信衛星遙感應用產業是潛藏價值的藍海,且符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未來將會產生巨大價值。
二是善于培養和激勵和人才。早在2015年,航天宏圖就對創始團隊和核心人員進行了股權激勵。在上市后,也建立了相應的股權激勵池。
三是產學研聯動,加速產品研發的創新和迭代。通過與高校簽訂合作協議、設立科研獎學金、建立實驗室、舉辦二次開發大賽等方式,將高校優勢的算法技術與公司的產品進行結合,實現了高校科技成果落地。同時,還通過共同進行預先研究或委托研發、技術攻關等方式加大合作,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圖片來源:攝圖網
NBD:作為首批登陸科創板的企業,航天宏圖的核心競爭力何在?
王軍:一是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和軟件平臺,公司打造的PIE遙感影像處理軟件平臺是衛星規模化應用與商業化服務的開發環境和計算引擎,是整個衛星應用產業的技術核心和技術制高點,是為客戶提供系統設計開發和數據分析應用服務的基礎。
二是核心平臺+行業插件+數據服務的成熟商業模式,“平臺型”經營模式的優勢可以快速拓展多行業應用,基礎軟件平臺具有很強的擴展性,可根據不同行業的客戶需求進行開發、定制。
三是強大的研發團隊和研發體系。截至2018年末,公司擁有技術人員913人,其中博士61人,碩士324人,包括中科院百人計劃在內的歸國留學人才11名以及軍轉科技人才66名,公司還將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四是作為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和重大戰略工程項目的牽引方,航天宏圖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擁有強大的產業化應用能力。
NBD:成功登陸科創板,航天宏圖做了哪些準備?
王軍:2012年至今,航天宏圖歷經6輪融資,每一輪融資都需要對自身的發展戰略、市場空間、組織結構、管理理念、研發體系重新梳理、修正、總結,并向投資人闡述企業前景,此前的積累為登陸資本市場奠定了基礎。
NBD:科創板給高科技企業帶來了怎樣的發展空間?
王軍:作為高科技企業要面臨三個關鍵問題:一是研發創新投入高、周期長,但融資困難;二是細分領域專業性強,市場認知程度低、價值認同感差;三是核心技術人員缺乏有效的激勵手段。
科創板的設立解決了上述問題,給予科技創新企業更多活力,并將更多的資本引入科技創新的賽道中。通過創新性的股權激勵制度緩解企業成本壓力,讓企業更有勇氣和信心投入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前瞻性領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