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3 22:02:12
每經記者|袁東 每經編輯|吳永久
在11月1日,港股市場發生了一起近期少有的大額股權交易。百濟神州、全球生物科技巨頭安進公司均披露,安進將以約27億美金現金收購百濟神州20.5%的股份。
從具體業務上看,百濟神州將在中國商業化安加維(地舒單抗注射液)、KYPROLIS(卡非佐米)和BLINCYTO(倍林妥莫雙抗) ,雙方將就在中國和全球推動安進領先的腫瘤管線藥物開展合作,安進將繼續推進其非腫瘤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業務發展。
在此消息的刺激下,百濟神州股價在11月1日大漲了31.89%,最新價位116.3港元,其總市值也漲至了854億港元。
安進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公司自1980年創立以來,現已成為全球領先的獨立生物技術公司之一,為全球10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千百萬患者提供創新藥物,同時還擁有一批極具潛力的在研藥物。
通過此次股權交易,安進將在百濟神州董事會獲得一個席位,此外安進將與百濟神州合作推進安進20款前沿腫瘤產品管線在中國和全球市場的開發。百濟神州將共同承擔研發費用,并將在合作期間貢獻總價值至多為12.5億美元以推動這些藥物的研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大型交易讓港股生物科技公司再一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事實上,港交所此前就通過修改上市規則的辦法鼓勵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甚至沒有營業收入也可以。而在改革后,有很多生物科技公司也在港交所上市了。百濟神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國金證券此前就表示,百濟神州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處于商業階段的創新生物制藥公司,專注于開發及商業化治療癌癥的創新型分子靶向及腫瘤免疫治療公司。此外,該券商還表示,百濟神州是一家尚未盈利的企業,因此他們通過DCF的估值方法對公司進行估值定價,認為公司的合理估值約110至115億美元。
從股價上看,百濟神州自上市以來其股價就一直在低位徘徊,此次受被巨頭入股的消息,股價一舉創出新高。相信國際巨頭的關注會對此類港股生物醫藥股更加被投資者關注到。
在11月的首個交易日,港股迎來了開門紅。恒生指數在本周五上漲了0.72%,并以27100.76點收盤,此點位創下了過去一個多月的新高,不過市場人士認為港股還在盤整區間。
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葉尚志表示,港股仍未能走出盤整的狀態,恒指在26500至27000點范圍,已震蕩徘徊了有三周。在進入季報發布期后,遲遲仍未見有焦點權重股跑出來領漲,是令市場氣氛出現轉弱、大盤上攻乏力的原因,要注意盤面穩定性有弱化的機會。走勢上,27400點是恒指向上突破的重要阻力關口,而港交所和騰訊的三季報也將會公布,是接下來的關注點之一。從技術面看,以4月高位30280點延伸下來的下降軌阻力、9月份的反彈高位27366點、以及250日線27361點等結合來看,27400點可以看作為恒指的重要向上突破關口,要升穿這關口后才可出現突破性發展,才可以扭轉持續了六個月的反復調整走勢。
而在大盤未能出現突破之前,市況仍將難以擺脫盤整的格局,并且要注意總體的調整壓力未盡消散。在這種情況下,相信盤面仍將處于擠壓狀態,一方面,股價出現持續性沖高的概率會相對下降,增加了短線追高的交易風險;另一方面,季績的公布亦將更加的促使資金進行換股配置,形成個股分化行情發展,但可以有利于板塊龍頭進一步鞏固地位。
港股資深財經評論員熊麗萍也在經濟通撰文表示,港股踏入下半年的表現偏弱,以月度計算,恒指7月及8月均錄得下跌,9月及10月份指數得以回升。港股10月份先跌后回升,整體走勢尚算不俗。但入市信心仍不足,貿易談判變數仍多,估計11月份恒指在26300至27500點的機會較大。大家焦點應放在個股身上,尤其是業績轉佳及個別經濟敏感度較低的股份。仍續看好平保、匯控、友邦保險的中長線前景,業績令股價下跌是吸納機會,內地飲品股及個別以專科為主的教育也是焦點,進取者也可短線買入香港本地零售及地產股。
港股通標的一周漲跌幅榜:
港股一周大事:
1、本周一,區塊鏈概念在港股、A股均掀起了較大波動,其中港股桐成控股以20.82%的漲幅成為了上漲最多的港股市場區塊鏈概念股,不過該股早盤最多漲幅達到了67%,盤中的跌幅相信讓不少追高者暫時套牢其中。市場人士就表示:“區塊鏈板塊的走強和上周末政策面有很大的關系,這次區塊鏈提升到國家級別的戰略地位,大概率會引起一次技術層面的產業升級。板塊的持續性是投資者所關心的話題之一,但是市場在第二個交易日將會逐漸進入分化狀態,那些真正有技術和應用領域的上市公司才會被資金追捧。”
2、本周,市場中出現SOHO中國擬出售房地產項目的報道,在此影響下公司股價出現較大波動。
3、近期市場再傳阿里將在港交所上市。今年以來港交所上市企業128家,數字排名第一,融資額1400多億港元為全球第三。
下周港股大事早知道:
1、港交所將于11月6日公布相關業績。
2、聯想集團、宏利金融等公司將于11月7日公布相關業績。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