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德視佳赴港IPO:首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德國眼科公司,有什么“絕活”?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22 20:35:36

一家德國的“眼科診所”為何“不遠萬里、漂洋過海”,來到中國香港的港交所上市?10月18日下午,德視佳創始人之子、德視佳副總裁(丹麥)雅尼克在上海表示,公司選擇在港交所上市,最重要的原因是看好中國視力矯正市場的巨大潛力。

每經實習記者|鄭潔 每經記者 孫嘉夏    每經編輯|梁梟    

10月15日,德視佳(01846,HK)在港交所敲鑼上市,這是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德國眼科醫療企業。上市交易首日,德視佳股價一度上漲至15.18港元/股,漲幅超100%。不過在隨后的幾個交易日,公司股價有所回落。截至今日(10月22日)收盤,公司股價報10.18港元/股。

那么,一家德國的“眼科診所”為何“不遠萬里、漂洋過海”,來到中國香港的港交所上市?10月18日下午,德視佳創始人之子、德視佳副總裁(丹麥)雅尼克在上海向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記者表示,公司選擇在港交所上市,最重要的原因是看好中國視力矯正市場的巨大潛力。

盡管和公立醫院和同類民營企業相比定價偏高,雅尼克仍然對其在中國的市場前景十分看好:“中國各方面增長都很迅速,中國的奢侈品消費也處于世界首位,客戶資源方面我們不會擔憂。”

發力中國市場,技術優勢明顯

德視佳主營業務是提供視力矯正服務,目前在中國有6家診所,均分布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公司的核心資產是其技術優勢,包括行業經驗和專家團隊等。其創始人約根森是全球視力矯正手術方面的領軍人物,曾為德國屈光領域帶來重大突破。擁有技術優勢的德視佳在歐洲市場發展態勢良好,據咨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在不包括PRK/LASEK的先進晶體置換手術及屈光性手術市場中,按2018年所占市場份額,德視佳在德國排名第一、在丹麥排名第二。

德視佳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德視佳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040.2萬歐元、3697.7萬歐元和4296.1萬歐元。按產品類別劃分,“提供視力矯正服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達到98.2%、98.6%、98.7%。而2019年截至3月31日,德視佳實現1149.2萬歐元的收入,“提供視力矯正服務”收入占總收入比為99.0%。

德視佳上市新聞發布會(上海)上,德視佳副總裁(丹麥)在接受記者采訪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據德視佳發布的招股書,治療近視的屈光性激光手術、治療高度近視的后房型人工晶體(ICL)植入術和治療老花眼的晶體置換手術構成了德視佳的主營業務,其中全飛秒激光手術和三焦點晶體置換手術更是其核心主營業務。2016年~2018年,全飛秒激光手術分別占“提供視力矯正服務”收入的29.2%、29.1%、31.8%,三焦點晶體置換手術則占41.6%、41.0%、37.2%。2019年截至3月31日,這兩項手術業務收入占“提供視力矯正服務”收入的74%。

而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顯示,中國近視治療的滲透率有待提高。與德國、丹麥相比,中國的潛在客戶優勢凸顯。因此,即使國內眼科醫療行業競爭激烈,德視佳依然表現出發力中國市場的決心。

公司的財務數據增強了德視佳的信心。招股書顯示,德視佳在中國的收入從2016年的375.5萬歐元增至2018年的1211萬歐元;與此同時,公司來自于中國的營收占比在2016~2018年間也持續增長,分別達到12.4%、23.4%、28.2%。

據雅尼克透露,德視佳未來將著重挖掘老花眼矯正手術方面的市場,并將繼續擴張,2020年即將在重慶、成都兩地各新開設一家診所。

“分羹盛宴”勝算幾何?

德視佳在中國的潛在客戶群體很清晰——如雅尼克的表述,是“金字塔頂端”人群。據德視佳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德視佳視力矯正手術的價格如下:全飛秒激光手術為2.28萬元~2.58萬元,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ICL)手術為5.3萬元~6.3萬元,治療老花眼費用為7萬元~9.8萬元,治療白內障費用為4.8萬元起。

除了價格偏高的因素之外,德視佳在中國還面臨來自多方的市場競爭壓力。

首先是來自公立醫院的“威脅”。譬如,德視佳工作人員表示,視力矯正技術本身不具有壟斷性。也就是說,德視佳所有視力矯正手術,在公立醫院同樣可以做,尤其在一、二線城市公立醫院本身資源也較為優良的情況下,公立醫院的視力矯正手術收費相對低廉,不計入醫保的情況下,手術費大多數千元起步。對此,德視佳工作人員表示,除了德國醫生團隊帶來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外,整個手術過程中的服務和隨訪也是德視佳的獨特優勢。

此外,德視佳還面臨著來自民營眼科醫療機構的競爭壓力。創業板上市公司愛爾眼科(300015,SZ)的主營業務與德視佳重合,且體量較大。不過,愛爾眼科的分支機構大多位于二、三線城市,與德視佳的潛在客戶群體并不完全重合。但如果德視佳要如其招股書中所言,“計劃每年在中國的二線城市建立一或兩家診所”的話,愛爾眼科還是會成為其不得不重視的競爭因素之一。

在手術費用方面,今日(10月22日)下午,據愛爾眼科(上海)的工作人員介紹,不算目前折扣,其全飛秒激光手術費用約在1.68萬元~1.88萬元,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ICL)手術費用為3.2萬元~3.8萬元,三焦點晶體置換手術費用在5萬元左右。該工作人員表示,愛爾眼科的手術費用在全國并不統一,由于上海屬于一線城市,因此相對來說定價較高??傮w上,愛爾眼科(上海)相關手術的價格相較德視佳還是要低一些。

記者注意到,盡管德視佳定價較高,但毛利率優勢并不十分突出,2016年~2018年公司的毛利分別為991.7萬歐元、1312.9萬歐元、1741.6萬歐元,毛利率分別為32.6%、35.6%、40.5%。另一方面,中國視力矯正市場的滲透率不及歐洲,而德視佳在國內進行視力矯正手術的理念推廣、品牌構建也需要花費不少成本。

從財務數據來看,2019年截至3月31日,公司來自中國的收益占比同比有所下滑。在解釋增長相對緩慢的原因時,德視佳表示,2019年一季度,公司全飛秒激光手術的降價推廣期完結,導致在中國完成的手術數量減少;此外,公司聘用的其中一個線上媒體平臺的廣告工作成效不及預期。雅尼克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以往德視佳在中國的營銷主要靠用戶“口口相傳”,今后公司將繼續加大在抖音、微博等數字化媒體及社交媒體的廣告投放力度,增強營銷效果。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德視佳 眼科 近視 IPO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