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09 21:24:12
8月9日,距離中國內地首架空客A350系列飛機入列國航恰好一年。民航業內人士分析稱,寬體機設計的目標市場更多偏重于國際遠程干線,隨著國內航司國際化、洲際化航線網絡戰略的進一步發展,中國寬體機市場還將進一步擴大。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魏官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經歷了幾年新型窄體機大戰之后,空客、波音在單通道飛機市場的競爭似乎已經走出白熱化階段,新一代大型寬體機的競爭則愈演愈烈。
8月9日,距離中國內地首架空客A350系列飛機入列國航恰好一年。在這個時間節點,業界對于寬體機的發展和前景亦多了幾分思考。而除了波音和空客兩大巨頭的對抗外,也不斷有新的入局者涌入市場。
民航業內人士分析稱,寬體機設計的目標市場更多偏重于國際遠程干線,隨著國內航司國際化、洲際化航線網絡戰略的進一步發展,中國寬體機市場還將進一步擴大。
按照業界的共識,波音目前主推的寬體機型包括787家族和777家族,空客與其直接競爭的機型則為A330系列、A350XWB系列以及超大型客機A380。
民航數據分析系統CADAS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前20大機場在5月使用寬體機的頻率最多,寬體機航班量的月度波動與飛機定檢、每月天數存在一定的關系。寬體機航班量占比總體處于上升趨勢,6月寬體機航班量占比最高,達12.81%。截至2019年6月底,國內航空公司擁有寬體客機共452架,其中數量最多的是A330,達242架,約占53.5%。
此外,記者發現,近年來,亞太地區的許多航空公司對開通新的遠程航線積極性很高,因此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計劃將該地區作為拓展寬體機的主要市場,爭取拿到更多的新訂單。
民航專家綦琦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眼下的情況來看,類似A380或B747等大型寬體機的市場并不火熱,隨著直飛國際航線增加,傳統國際航空樞紐的集散功能出現持續弱化趨勢。但是以B787和A350為代表的“小型”長航程節油型寬體機受到航司青睞。
談及空客和波音在寬體機賽道的競爭,綦琦評價稱,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寬體機市場,波音和空客各有千秋。波音方面,B747、B777都在市場表現不錯,特別是B787前瞻性地開辟了“小型”長航程節油型寬體機。空客方面,憑借A330系列的高性價比,成為了單一機型銷量冠軍,A350是緊隨波音去爭奪B787市場份額的。但從新機型技術發展的規律看,A350還需要不斷拓展全球機隊的規模和穩定性。
四川航空空客A350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每經資料圖)
民航專家林智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當前的全球民機市場寬體機業務方面,波音占據一定優勢,其通過旗下787產品不斷提升市場份額。而A350則是空客推出的全新機型,希望與B777X和B787-10直接爭奪市場。在窄體機市場則是空客唱主調,320neo的銷量原本就優于737MAX,在波音737MAX停飛后,空客的優勢更加明顯。
事實上,隨著市場的競爭加劇,寬體飛機也在多個方面進行加速迭代升級,更加注重飛機的運行效率和乘客體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空客方面獲悉,其A350XWB寬體飛機與上一代競爭機型相比,燃油消耗、運營成本及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25%。而在機體材料方面,70%的結構使用先進材料,其中,53%為復合材料,還有新一代鋁合金以及鈦金屬(替代鋼鐵材料)。據空客方面介紹。復合材料在機身的應用使得客艙氣壓高度更低,相當于海拔6000英尺的水平,而使用了鋁合金機身的飛機客艙相當于海拔8000英尺的水平。據空客方面披露的數據,目前A350XWB全球客戶有52家,913架確認訂單,295架交付量。
波音方面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資料顯示,787家族飛機由輕質復合材料制成,并安裝了先進的發動機,較之前的飛機可以降低20%以上的運營成本。
一位國航機長表示,寬體機運營過程中的通用性也十分重要,這有利于機隊更高效地掌握相關機型的操作。對于這一點,飛機制造商也十分認同,空客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其相關機型的通用性較高,眼下,A350XWB一半的主要客戶同時訂購了A350-900和A350-1000。波音方面則介紹稱,在787家族的設計中,各個機型也非常適用于在已有航線上替換效率較低的舊式飛機,提高盈利能力。
一位航司人士對記者表示,隨著國內時刻日趨飽和,提高時刻效益刻不容緩,在航班頻次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加大寬體機投放,提高單機座位數,充分利用時刻。
而在寬體機的市場拓展方面,綦琦認為,目前國內市場核心干線的航距較短,使用寬體機執飛缺乏經濟性。目前,國內干線使用寬體機很多是采用“國際+國內”的模式,寬體機設計的目標市場更多偏重于國際遠程干線,隨著國內航司國際化、洲際化航線網絡戰略的進一步發展,中國寬體機市場還將進一步擴大。
林智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08年經濟危機之后,我國遠程航空市場已經經歷了一輪增長周期,以中美航線為例,2010年以后的6年間,平均增速在20%左右,但到2017年重新進入穩定期,增速也回落至10%以下。未來受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國際貿易需求下滑,遠程航空市場很難實現高增長,寬體機可能有負增長的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