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09 10:36:32
每經記者|王琳 每經編輯|陳俊杰
今年1月的時候,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聯合發布的《2018中國智能家居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會達到65.32億美元,僅次于美國的188.7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二;與此同時,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的市場滲透率僅為5.9%,低于許多發達國家,也遠低于美國的32.0%。
目前,在智能家居賽道上,以海爾為代表的傳統家電企業、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和小米等電子消費品公司都已紛紛涌入,競爭也已愈發激烈。
不過,某地產公司人士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所謂的智能化家居很早就有了,只是現在推廣起來還不普遍,主要是因為現在推廣精裝交付,普通的樓盤,成本是撐不住的。
8月8日,實地集團在重慶永川宣布,已在實地•永川薔薇國際項目落地國內首個全場景智慧社區。在智能化家居之外,其還建立起覆蓋健康生活、智能零售、通勤物流、文娛教育、社區安防五大應用場景的智慧社區服務。
“永川薔薇國際項目智能樣本房的成本是很高的,還需要努力降成本,所以目前并不會將樣板房內所有的智能化功能全部落地至交付的項目樓盤。”現場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盡管如此,但我們仍需提前布局卡位,如果等到行業沒有弊端和門檻了再來做,那也很可能就沒有機會了。”
5G時代的帶來,加速了智能化家居行業的發展,并促使其向構建智慧生態的趨勢發展。今年3月,海爾便曾宣布建成全球第一個5G智慧家庭實驗室,并將年內將推出全球首個5G智慧家庭方案,加速構建以生活方式為核心的生態品牌落地。
而另一方面,由于涉及公共資源的審批與開放、標準制定等,在一定程度上,智慧社區的發展需要來自政府層面的幫助和推動。以重慶為例,《重慶日報》去年7月的報道顯示,重慶市城鄉建委要求在2018年全市打造50個“智慧小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