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18 18:41:36
昨晚發生在宜賓市長寧縣的6.0級地震,到今天依然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話題。每當出現地震的時候,很多人都在尋找地震概念股。那么,A股市場上,究竟有沒有最正宗的地震概念股?
來源:道達號(微信公眾號:daoda1997)
今天,大盤依舊表現疲弱,滬指小漲2.54點,以2890.16點報收,滬市僅成交1369億元,繼續創出近期地量。可以說,現在的市場毫無熱度。而今天,大家關注的焦點,可能都集中到了昨晚的地震上。
昨晚發生在宜賓市長寧縣的6.0級地震,到今天依然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話題。每當出現地震的時候,很多人都在尋找地震概念股。那么,A股市場上,究竟有沒有最正宗的地震概念股?
地震的震感,對于成都人,對于四川人來說,可能已經習慣了。不過,當地震真正再次襲來時,大家依舊會為災區人民祈福。
昨天晚上,發生在宜賓的地震,自然也波及到了成都。雖然達哥因為當時正在洗澡,感覺并不明顯,但達哥身邊的人,卻都在關心著突如其來的地震,雖然當時已經接近深夜了。
根據今天最新的報道,此次地震已造成12人死亡,125人受傷。地震還造成部分房屋、道路、電力、通訊等設施受損,目前災區仍有余震發生。達哥希望大家一切平安,也向救災人員致敬。
再來說說地震對股市的影響。每當比較嚴重的地震發生時,總會對股市產生影響。
最直接的影響,大家會關心的,無疑是地震發生地的上市公司。這次宜賓的地震,當地就有五糧液、宜賓紙業、天原集團和浪莎控股4家上市公司。現在的情況看,這幾家上市公司生產經營都正常,沒有受到影響,這是一個好消息。
除了災區上市公司外,市場也會關注地震概念股。一般來說,資金會炒作地震發生所在地的水泥股和基建股。比如當年“5·12地震”發生后,四川金頂、四川雙馬、四川路橋等,都有較大的漲幅。
不過,這一次,長寧縣發生地震之后,上述地震概念股的表現就比較普通了。四川金頂、四川雙馬、四川路橋等,在大幅高開之后,集體出現明顯回落的走勢,日K線均是實體較長的假陰線。為什么地震概念股這次不行了?
原因很簡單,最正宗的地震概念股出現了,這就是今年3月底上市的震安科技。今天,震安科技直接漲停板開盤,不久之后打開漲停板,給了游資買入的機會,10點左右,震安科技再度封板,并且直到收盤。
招股說明書顯示,震安科技是國內領先的建筑隔震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主要從事建筑隔震橡膠支座的研發、生產、銷售,并提供隔震咨詢、隔震設計、隔震橡膠支座安裝指導、更換、維護等相關技術維護。從基本面看,震安科技無疑是A股市場中少有的正宗地震概念股。
但是,大家也不要忘了,地震始終是突然的偶然事件,所以即便概念再正宗,這種市場炒作,也只會是突發的短期炒作,炒完之后,未來股價會怎么走,還得看市場的大環境,以及公司的業績情況。
接下來,還是說說市場吧,今天還在進一步縮量。
滬市僅成交1300多億元,深市成交1800多億元,都低于昨天的成交額。為什么現在存量資金都不想玩了,達哥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最近看到一個數據,據報道,截至目前,開通科創板交易權限的投資者人數已超過250萬人。和A股市場投資者總人數相比,這250萬人或許并不是一個太大的群體。
但是換一個角度想,科創板開通權限是有門檻的,至少50萬資金量。因此有資格參與科創板交易的投資者群體,這也就代表了大多數的中大戶股民,而他們也是市場相對更為活躍,“音量”更大的投資者群體。
所以,會不會有這樣一個猜測,距離科創板企業掛牌交易的時間已經不遠了,那么在科創板即將“開張”之際,可能這些大多數的中大戶都不愿意在此之前犯下一些交易上的錯誤吧。因此,越是臨近科創板開市交易,大家越是謹慎,越不愿意交易。
最后再說一個市場關注度比較高的事情。美聯儲6月議息會議將在6月18日~19日召開,這對全球資本市場的走勢都將產生重要影響。今天傍晚,歐洲股市已經集體上漲,似乎是開始對寬松貨幣信號進行預熱了。
那么,這次美聯儲的議息會議究竟會有怎樣的結果,相信大家也在拭目以待。目前可能性比較大的是,暫時還會按兵不動,暫不降息。但是,美聯儲的降息可能也只是時間問題。一旦三季度全球貨幣開始寬松,那么A股市場的部份悲觀預期也就沒那么強了。
滬深300指數倉位參考
日期:2019年6月18日
今日倉位:六成
明日倉位計劃:六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快速閱讀道達投資手記專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