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17 17:35:25
每經記者|胡健 每經實習記者|吳林桐 每經編輯|陳星
5月14日,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聯合發布了《關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17日,有關負責人就《指導意見》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指導意見》表明,到2022年,基本建成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強化企業的綠色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開展綠色技術創新“十百千”行動,培育10個年產值超過500億元的綠色技術創新龍頭企業,支持100家企業創建國家綠色企業技術中心,認定1000家綠色技術創新企業。
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圍繞培育綠色技術創新主體、強化綠色技術創新的導向機制、推進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示范應用、優化綠色技術創新環境、加強綠色技術創新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五個方面,《指導意見》提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每一項政策措施都具有很強的問題導向和針對性,重點解決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存在的制約瓶頸和突出問題。
有關負責人表示,要通過政策激勵調動企業積極性。比如,開展綠色技術創新“十百千”行動,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持的綠色技術研發項目由企業牽頭承擔的比例不少于55%等。
同時要突破綠色技術創新中機制瓶頸。比如,允許綠色技術發明人或研發團隊以持有股權、分紅等形式獲得技術轉移轉化和收益,科研人員離崗后仍保持持有股權的權利,依法依規建立一批分領域、分類別的專業綠色技術創新聯盟等。
要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發揮引導作用。比如,制定發布綠色產業目錄、綠色技術推廣目錄、綠色技術與裝備淘汰目錄,積極發揮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支持重點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的作用,制定公募和私募基金綠色投資標準和行為指引等。
此外還要為綠色技術創新提供公共服務、規范創新主體的行為。比如,在綠色技術領域培育建設一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等創新基地平臺,建立綜合性國家級綠色技術交易市場,選擇綠色技術創新基礎較好的城市建設綠色技術創新綜合示范區等。建立綠色技術侵權行為信息記錄,將有關信息納入全國公共信用共享平臺,制定綠色技術創新中介機構評價規范和管理制度等。
有關負責人表示,《指導意見》在組織實施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列出了路線圖、時間表,針對每一項具體任務確定了牽頭部門、主要成果形式和完成時間,實現了職責主體明確、目標任務明確和時間要求明確。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