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29 21:05:03
對于動力電池企業來說,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在于保持產品品質的領先優勢。
每經記者|張曉慶 每經編輯|徐斐
1月29日晚,寧德時代((300750,SZ)發布2018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凈利潤約為35.31億元至37.50億元,同比下降8.94%至3.30%。不過,公司扣非凈利潤同比上漲25.92%至33.70%,達29.91億元至31.76億元。
對于凈利潤同比下降的原因,寧德時代解釋稱,主要受上年同期轉讓北京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股權取得的處置收益影響。寧德時代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約三成的主要原因是: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國內動力電池市場需求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長;公司加強市場開拓,前期投入拉線產能釋放,產銷量相應提升;公司持續加強費用管控,費用占收入的比例降低。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顯示,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
乘著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東風,動力電池的市場需求不斷提升。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公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達70.6GWh,其中三元電池累計生產39.2GWh,占總產量比55.5%;磷酸鐵鋰電池累計生產28.0GWh,占總產量比39.7%;其他材料電池占比4.8%。從動力電池裝車量的數據來看,2018年全年,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共計56.9GWh,同比增長56.3%,其中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全年裝車量分別為33.1GWh(占比58.1%)和22.2GWh(占比39.0%)。寧德時代、比亞迪、合肥國軒分列裝機量前三名,裝車量分別為23.52GWh、11.44GWh、3.1GWh。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繼續退坡,寧德時代的“守擂”壓力有增無減。一方面,成本壓力將更加集中到中游電池環節,電池價格或不斷下滑;另一方面,國內外動力電池企業又將重回同一起跑線,寧德時代不僅面臨著國內電池制造商的追趕,還有來自三星SDI、LG化學、松下等國際電池巨頭的沖擊。
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動力電池行業已進入一個“贏者通吃”的時代,產業將越來越集中,競爭日趨殘酷。而對于動力電池企業來說,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還是在于保持產品品質的領先優勢,因此需要不斷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