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7 20:02:13
在AI寫作領域,每日經濟新聞開發出應用于專業財經領域的寫稿機器人“每經小強”。該程序通過實時跟蹤滬深兩市最新的交易情況,在股市行情快速播報、港股市場瞭望、A股大宗交易等不同領域自動生成稿件。
每經記者|靳水平 每經編輯|宋思艱
第六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當下,人工智能在社會中的運用越發多元,其在推動媒體融合的創新與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備受關注。
今日(12月27日),由新華社、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六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在成都舉行。會上,正式發布了《中國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17-2018)》(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區域、行業和專題等方面,對當前中國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現狀進行了深入統計分析。
《報告》還指出,以成都傳媒集團為代表的西部地區的媒體集團,在推動媒體創新與改革的進程中,不斷運用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先進技術為媒體賦能。其中,成都傳媒集團建立科學化的媒體影響力評估體系和每日經濟新聞“每經小強”等媒體融合案例入選《報告》。
會議期間,《報告》編委會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宋建武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媒體融合最后的渠道和終端都是融為一體的,由于技術融合導致終端融合,最終必然導致機構融合。他認為,“媒體融合在觀念上要破除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物理結合的概念,媒體融合必須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來實現融合。”
“人工智能技術已成為驅動媒體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我就是其中的先行者。”在今天的大會上,新華社AI合成主播與它的真人主播新華社主持人邱浩共同啟動了《報告》的發布儀式。
自2013年以來,新華社組織編寫并發布年度中國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報告,全面記錄了中國新興媒體在融合發展方面的實踐和探索。
人工智能正在更多地賦能媒體融合發展。《報告》指出,近年來,人工智能在社會各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計算機視覺、語音語義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也在廣泛應用中不斷進步,這些智能技術在信息內容傳播領域的應用正從內容生產、內容分發、商業模式創新和內容管控等方面,全面推動媒體的智能化發展。
其中,人工智能推進媒體深度融合,集中表現在帶動內容生產技術的革新、推動內容分發個人化、助力媒體商業模式創新并為海量內容審核提供了可能。此外,報告還對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時代媒體智能化發展進行了展望。
宋建武表示,我國媒體融合正走向“協同作戰”,人工智能將助力數據價值的實現,成為媒體發展新的驅動力,而5G則為物聯網、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宋建武向記者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講,媒體融合的產生是基于數字化。人工智能將促進融合的發展。他同時認為,運用人工智能可以節省生產信息的時間成本,但整體上而言,現在人工智能在媒體運用方面最急缺的還是對信息的分析、加工和分發。
“總體來講,人工智能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不是生產不足,而是分發不夠精準。”宋建武稱。
對于媒體的融合發展,《報告》還指出,以成都傳媒集團為代表的西部地區的媒體集團,在推動媒體創新與改革的進程中,不斷運用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先進技術為媒體賦能。其中,成都傳媒集團建立科學化的媒體影響力評估體系和每日經濟新聞“每經小強”等媒體融合案例還入選了《報告》。
據介紹,成都傳媒集團聯合權威媒體機構和第三方技術團隊,共同確立了一套切合集團實際的科學的媒體影響力指標評價體系。該體系同步對標全國同類媒體,通過數據比對,形成對媒體融合的全局認知,為集團媒體影響力建設提供客觀科學的參考依據。
同時,成都傳媒集團還自主創建一套“新聞報道效果測評體系”,針對集團媒體及同類媒體在微博、微信、客戶端及全網傳播的指數進行監測,實現監測專報每日輸出,及時掌握媒體每日發稿量統計、全網閱讀量統計、每日熱度排行Top10等多維度的監測內容,并實現傳播效果的可視化展示。
與此同時,作為成都傳媒集團旗下的全國性專業財經全媒體,每日經濟新聞目前已擁有5000萬用戶。近年來,每日經濟新聞更是不斷探索創新,運用最新的“黑科技”改進新聞生產和內容分發。
在AI寫作領域,每日經濟新聞開發出應用于專業財經領域的寫稿機器人“每經小強”。該程序通過實時跟蹤滬深兩市最新的交易情況,在股市行情快速播報、港股市場瞭望、A股大宗交易等不同領域自動生成稿件。
不完全統計顯示,自2017年11月上線以來,“每經小強”已完成稿件2206篇,全網累計閱讀逾億人次,2018年世界杯期間,每經與今日頭條技術合作,開發了世界杯寫稿機器人,實時播報世界杯最新比賽動態,閱讀超2.5億人次。
不僅如此,每日經濟新聞還推出了智能語音播報、“新聞源智能跟蹤系統”等媒體融合產品,將前沿科技更多地應用于新聞生產、內容分發、用戶互動、信息反饋等各個層面,建立起更加智能化的內容創作發布系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