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私募股權

每經網首頁 > 私募股權 > 正文

創投行業是中國經濟轉型至關重要一環

證券時報 2018-12-27 15:49:12

創投行業是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應該把這個行業提升到更高的高度,而金融體系的升級能夠極大程度上幫助、促進新經濟創投行業的發展。

包凡說,優秀的創業者或者卓越的創業者,事實上就是在解決問題,他們在看這個世界的時候覺得有些事很別扭,于是他們就要解決其中的問題,或者反過來說,他認為一件事情有更為順暢運轉的可能,這才是他們創業的驅動力。

當記者問到,華興資本是否解決了某些問題時,作為創始人的他不假思索地說,“當然,創投行業是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應該把這個行業提升到更高的高度,而金融體系的升級能夠極大程度上幫助、促進新經濟創投行業的發展。我想通過華興資本集團的力量去促進整個新經濟行業的發展,如果我們能夠對整個金融體系的改善和提升做一些微薄的貢獻,我覺得我們在干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說話的時候,他喜歡轉動手中的咖啡杯,反應極快。

創業就是解決

很別扭的事

12月20日,在約定好的采訪時間,證券時報記者前往華興資本北京辦公室,此時包凡剛開完會正在跟員工一起吃工作餐,正式采訪在10分鐘后。

黑色毛衣、黑色褲子、黑色邊框眼鏡加上米色靴子,給人感覺更像是一位準備隨時入侵的黑客,而非混跡于金融圈20多年的精英投行家該有的西裝革履,倒是與其性情相得益彰。

1994年包凡進入了華爾街投行摩根士丹利,隨后加入瑞信繼續其投資銀行家生涯,直到2000年。

2000年,回國之后包凡加入了亞信科技,擔任首席戰略官,負責投資、并購及戰略合作業務,亞信科技幾乎可以算作中國互聯網公司的“鼻祖”,也是納斯達克上市的第一家中國高科技企業,并先后承建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移動、中國網通等六大全國性Internet骨干網工程,亞信科技被稱為“中國互聯網的建筑師”。

在亞信科技的4年,正是中國互聯網公司起步階段,但看到中國互聯網無限前景的包凡并沒有創立一家互聯網公司,而是選擇在2005年成立華興資本集團,為互聯網企業做起了財務顧問(Financial Advisor)。他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之所以沒有選擇互聯網創業,一是因為做金融是自己的老本行,更加擅長也是自己的興趣所在;二是在那個時間點,雖然整個互聯網產業蓬勃起步,但明顯能感覺到想要推動這一產業大發展,資本至關重要,這正是包凡創建華興資本集團的初衷,希望通過資本來助力產業的發展。

當記者問及是否想過會創業失敗時,他笑了笑說,“回過頭來看這些年接觸的企業從天使輪走到IPO,實際上創業成功率低于1%,作為創業者,我們沒想太多,做就行了。我見過很多優秀的創業者,我覺得他們就是看這個世界可能在某些角度會很別扭,這個事情看起來特別不順,所以他們就要解決這個問題,反過來說,他認為這個世界就應該是這樣的,他想去做一些改變,然后就去做了。”

“您有覺得看著不順或者很別扭的事情嗎,華興資本集團做的事情解決了您看到的問題嗎?”記者進一步追問。

“當然有,我覺得中國的金融體系在支持創新型企業發展上有些問題需要改善和提升,比如說錢去不了真正能夠產生效益的地方,很多新經濟公司遇到的資金問題很大程度上不是二級市場能夠解決的,他們需要在上市之前解決資本的問題,這恰恰就是我們擅長干的事情,如果我們能夠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去促進新經濟行業的發展,推動整個金融體系的完善和提升,那倒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兒。”他望著手中的咖啡杯,不停地轉動,似乎在思考,反應也極快。

科創板落地需小步快跑

在采訪過程中,包凡多次提到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綿薄之力去提升金融效率,改變一些事情,“我們所從事的創投行業應該被提升到更高的高度,我覺得這個行業是當前中國經濟轉型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我國經濟轉型過程中有一個問題在于市場資源的錯配,資金去不了真正能夠產生效益的地方,我理解這也是為什么要大力提倡脫虛向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包凡表示。

在他看來,金融到實體經濟這一步目前還沒有完全走通,并且通過銀行體系很難實現,銀行體系不具備風險定價能力,只有資本市場才具有這樣的能力。新經濟公司所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不是二級市場能解決的,更重要的是解決公司在上市前的資金問題,讓這些具有優質創新能力和商業模式的新經濟公司活下去。

而自華興資本集團成立至2018年3月31日,已經為700多家新經濟公司完成超過1000億美元的融資服務,“通過華興,已經有接近上萬億人民幣的資金投入實體經濟里面了,而這些創業企業在稅收、就業,乃至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已經做出了很多貢獻。因此簡單從基金管理的角度理解看待創投行業并不全面。”包凡向記者表示。

在整個談話過程中,你會發現包凡其實自有一套經濟理論且邏輯清晰,但他卻在微博上面標簽自己是偽經濟學家,包凡笑著回答稱:“第一,我的確不是經濟學家,我只是一個經濟學愛好者或者應用者;第二,我自有的這一套經濟理論我認為是對的,別人看來就不一定,沒有經過學術檢驗,我只能做一個‘偽經濟學家’。”

在包凡這位經濟學愛好者看來,近期市場熱議的上海交易所建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對于創投行業發展極具價值。包凡認為,在正確的大方向之下,科創板的落地過程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要小步快跑,不要期望一步到位。意即擺正期待值,不要期待新經濟企業一登場就能給出極為亮眼的市場表現,在科創板這個事情上干成要比干的漂亮更重要。

“這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發展過程中慢慢修正、慢慢調整,要給予科創板充分的時間去發展印證。在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體系里,都是市場定價,如果你希望每個IPO的股票都是開門紅,當天就是漲停板,這種期望值是不對的。”包凡表示。

做服務新經濟的

最好金融機構

9月27日9點30分,華興資本集團登陸港交所,成為全球“新經濟金融服務第一股”。從成立第一天,包凡帶著團隊做的最多的就是:幫助新經濟企業進行私募融資,以私募股權投資支持創業者成長,為巨頭們搭建兼并收購的舞臺,助力新經濟企業家敲開海外資本市場的大門,在A股母市場為他們尋找更多可能性。

根據華興資本集團招股書披露,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新經濟企業市值或估值最大的20家企業中,有15家是華興的客戶,其獨角獸客戶占中國獨角獸總市值的56%。

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華興資本集團就先后見證了多家新經濟企業的上市,包括參與完成美團點評、百濟神州等企業的香港IPO和騰訊音樂、蘑菇街、愛奇藝、優信、拼多多、華米科技等企業的美國IPO。

抓住互聯網私募融資顧問業務機會起飛的華興資本集團,從2009年開展并購財務顧問業務開始了業務線的擴充,2012年、2013年連續兩年,華興資本集團陸續在中國香港和美國布局證券牌照業務,趕上了國內互聯網企業海外上市的熱潮,2013年同年開始布局投資管理業務,憑借一流的視野與資源,截至2018年一季度,華興資本集團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資產管理規模近41億美元。2016年,華興資本集團旗下華菁證券作為CEPA協議下首批合資券商獲批成立,主要面向國內市場,具體從事包括投資銀行、固定收益、資產管理、財富管理、證券經紀、證券研究等多項業務。

截至2018年3月31日,華興資本集團自成立以來已為約700項交易(逾1000億美元)提供顧問服務,在這輪中國新經濟紅利中,華興同樣收獲頗豐。根據2018年中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8億美元,同比增長100%,按照業務分部劃分,其中投資銀行實現收入7319.1萬美元,同比增長100.3%,投資管理實現收入2422.9萬美元,同比增長96.9%,華菁證券實現收入1103.7萬美元,同比增長105.1%。對于虧損幅度逐漸收窄的華菁證券,包凡認為,華菁證券始終布局為立足于A股,專注新經濟道路,力爭做成A股市場中服務新經濟最專業的證券公司。

作為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包凡更關注業務的成長而非股價表現:“我相信任何一個公司上市后都有一個資本市場發現其價值的過程,畢竟是新公司,大家對你的價值認知并不那么透徹,我們對自己的長期發展很有信心。”

成功的創業者

需具備哪些品質?

作為一名創業者,包凡從不諱言華興與客戶合作的基礎在于信任:“我們的愿景是找到真正頂尖的創業家,在初期就與他們并肩作戰,支持、幫助他們,并伴隨他們一路成長壯大。我們雖然在做項目,做交易,但我們積累的是信任,正是信任成就了華興的今天。”

這樣的信任不只存在于與客戶的交往中,更是華興吸引人才的基礎。對于廣納人才,包凡毫不猶豫的向記者表示,“我們吸引人才的方式就是給大家創造更多的機會,首先大家能干事、能成事;其次,華興這個平等的平臺具備很多為人才賦能的機制,幫助每個人去提升自身能力。我們有十六字企業文化,善良正直、創業精神、分享開放、追求卓越,我們要把華興發揚光大,就要把它做成一個更加開放的平臺,而不是我獨有的舞臺。”

關于創業,包凡有太多自己的感悟,他向記者坦稱,真正的創業成功率可能只有不到1%,更為殘酷一點來看,創業成功的過程不乏運氣的成分,用賽車作比喻:

首先是賽道,行業的天花板高低決定了創業者能走多遠;第二就是車身,是否有真正的創新能力,是否具有長期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能否變現;第三個就是賽手,因為在同一個賽道上跑,不止一輛車,你是否是這一堆車里面最優秀的那個賽手。

“那您覺得這么多年的投行投資經驗,一個成功的創業者有沒有什么共同點?”記者問到。

“這些年我也在不斷總結,有幾點我覺得還是很有意思的。首先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在市場巨變中,他必須具備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比如美團的王興,在最初創業的時候他肯定不具備管理上萬人企業的能力,靠的就是永不停止的學習。其次格局要大,格局大了才能有胸懷,懂得去分享,你想干成一項偉大的事業,一定需要團隊的支持幫助。我始終認為人無完人,只有團隊間取長補短,才能超越別人。第三就是要有理想,是什么驅動你去做這件事。創業過程中的艱難險阻太多了,沒有理想的創業者很難真正堅持下去,如果他的出發點只是賺錢,大概率無法堅持到底。”在講到這些的時候,他變得有些興奮。

采訪進行到最后,記者問及多年的投行及投資生涯中是否有自己最得意的項目時,他哈哈大笑,“我最得意的項目永遠是下一個,如果不是下一個的話,你是否覺得人生已經達到巔峰了,這樣就活得沒意思了。”

責編 葉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創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