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04 19:39:06
周五,港資凈流入金額達到了滬港通開通以來的新高,單日凈流入金額超過170億元。那么在港資涌入的背景下,哪些個股成為了他們的“獵物”呢?數據顯示,本周港資一方面繼續加倉大金融,另一方面又開始買回消費股。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何建川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在多個利好消息影響下,本周A股出現了連續的上漲,周五滬指上漲幅度更是達到了2.7%。另外,港資在本周的行動可以說具有歷史意義。
從本周三開始,港資通過滬深港通渠道連續三天放量流入A股,特別是在周五港資凈流入金額達到了滬港通開通以來的新高,單日凈流入金額超過170億元。那么在港資涌入的背景下,哪些個股成為了他們的“獵物”呢?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道達號”,為你呈現主力機構動向。
在過去一個月時間,港資的主要動向是流出消費白馬股,轉而流入大金融;而在本周,港資一方面繼續加倉大金融,另一方面又開始買回消費股。本周,港資通過滬深港通渠道買入最多的前三名分別是恒瑞醫藥(600276,SH)、中國平安(601318,SH)和海康威視(002415,SZ)。
▲本周港資買入股票情況
在資金的推動下,上述個股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其中,恒瑞醫藥全周累計大漲16.96%,海康威視甚至在周五漲停。
港資對于A股的態度,從香港惠理基金的觀點便可以見到。該機構指出:“宏觀方面,政府推出較為靈活的政策,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減稅降費,以及不斷開放金融服務業。在全球新興市場動蕩的陰霾下,內資企業的穩健基本面在很大程度上被市場忽視。根據2018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MSCI中國指數企業的平均盈利按年增長15%,表現理想。目前MSCI中國指數的平均預測市盈率已低于最近10年平均水平。因此A股依然具有較高的吸引力。”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