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17 23:51:07
對于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增速出現回落的現象,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1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并不必然意味著經濟增速下滑。他強調,我國有足夠的政策空間來應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沖擊。下半年將加強政策之間的協調聯動,確保穩住宏觀經濟基本面。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陳旭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上半年經濟數據。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增速出現回落,引發關注。
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018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個百分點。
對此,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1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相關指標增速回落并不必然意味著經濟增速下滑。他強調,我國有足夠的政策空間來應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沖擊。下半年將加強政策之間的協調聯動,確保穩住宏觀經濟基本面。
這也意味著,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等將協同發力,共同為中國經濟的穩中求進作出貢獻。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延續了近兩年投資增速維持在個位數的態勢。對此嚴鵬程指出,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的放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6月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7.3%,增速比1~5月份回落2.1個百分點。
嚴鵬程解釋說,多年來我國基礎設施投資持續高增長,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長足進步,當前基建需求釋放的節奏與高速增長時期相比有所放緩。另一方面,本著有必要、有條件和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一些地方清理、停建、緩建了一批項目,客觀上也造成了投資增速的放緩。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當前地方政府融資面臨較強約束,導致財政支持力度減弱,對基建投資形成限制。6月我國地方債凈融資額為3910.4億元,同比減少15.2%。
盡管基建投資增速放緩,但從結構上來看,制造業投資增速開始回升,民間投資向好。上半年,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8%,增速比1~5月份、一季度分別提高1.6和3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4%,增速比1~5月份提高0.3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1.2個百分點。
這也反映出資金來源實際上還是有保障的,且投資預期向好、企業成本降低。
嚴鵬程解釋說,今年前5個月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5%,企業投資能力得到有效保證。今年以來制造業PMI長期保持在景氣區間,上半年均值為51.3%,同時PPI也保持在比較合理、理想的水平,6月份上漲了4.7%,都反映出企業投資信心比較充足。隨著簡政、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實施,增強了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投資后勁。
華泰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李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下半年減稅空間大。上半年,財政一方面聚焦三大攻堅戰,另一方面為地方政府開正門、堵邪門,以規范財政資金的運作和使用。通過減稅降費刺激經濟的活力,是財政發力的長效機制,也是當前財政政策的一個長期方向。今年上半年財政收入平穩和土地出讓收入較高,為減稅創造了空間。
企業發展整體向好,作為緩解企業債務風險、降低杠桿率的重要方式之一,債轉股正加速推進。
近期,央行決定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但也有觀點認為,這是否會導致為“僵尸企業”輸血,延緩部分企業出清的步伐。
實際上,早在2016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就已明確規定嚴格禁止“僵尸企業”市場化債轉股。近期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通知也明確要求,降準資金不能用于“僵尸企業”。
此外,機制上也有一些列措施,能夠嚴防債轉股輸血“僵尸企業”。嚴鵬程指出,建立了以市場化和法治化原則為核心的一整套制度,確保“僵尸企業”和應退出企業無法通過債轉股續命。即由市場來判斷選擇誰是有前景的企業、誰是僵尸企業,如果選錯了就接受市場懲罰,債轉股實施機構和投資人必須承擔損失,政府不予兜底。
定向降準資金使用方面,嚴鵬程表示,此次人民銀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定向支持市場化債轉股,所釋放的資金將按照不少于1:1的比例撬動社會資金參與。盡管實施機構需要經過一定的內部決策程序,籌集社會資金也需要一定時間,但這一政策舉措,將有助于提高市場化債轉股對股權性投資資金的吸引力,暢通儲蓄有序轉化為股權性投資的渠道。
“國家發改委將與相關金融監管部門一道,全力為定向降準資金運用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精準推動降準資金參與市場化債轉股,促進高負債優質企業轉型升級,助推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嚴鵬程說。
部分經濟指標增速有所放緩,我國未來經濟增速將會如何表現?
嚴鵬程表示,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與前些年的兩位數增長相比,增速的確有所下滑。但相關指標增速回落并不必然意味著經濟增速下滑。從支出法看,GDP由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凈出口構成,但固定資產投資并不等同于資本形成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也不等同于最終消費。
“比如,近年來我國消費升級步伐加快,服務性消費快速增長,占全部消費的比重不斷提高,按照現有的統計口徑,這一變化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指標中體現得并不充分。”他說。
另一方面,我國投資、消費結構正在持續優化。以消費為例,今年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了29.8%,且信息、文化、旅游等消費旺盛。
此外,基建投資在上半年相對表現欠佳,下半年有望改善。溫彬表示,未來地方政府融資渠道的收窄將對基建產生持續影響,但隨著PPP項目清理告一段落,合規PPP項目貸款逐步改善,下半年基建有望改善。
嚴鵬程表示,我國有足夠的政策空間來應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沖擊。當前,我國財政赤字率、政府負債率較低,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較高,企業負債率趨于下降,宏觀調控有足夠的空間和政策工具可用。
值得注意的是,嚴鵬程指出,下半年將堅持穩中求進這一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宏觀經濟政策的靈活性,加強政策之間的協調聯動,確保穩住宏觀經濟基本面。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認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有微調的空間。按照多年支出習慣,下半年我國財政支出會加快,下半年財政支出規模占比約60%。但也需要加大項目儲備力度,部分財務規則、專項轉移支付有必要調整,需要更好調動地方的積極性。地方政府行為變化值得高度關注,這樣才能為深度政府改革創造更好的條件。當然,對財政過度依賴不是好辦法。在當前總體儲蓄率下降的背景下,過度依賴財政政策,導致政府信用的過度透支,不利于宏觀的平衡。
貨幣政策方面,劉元春表示,在表外融資占比規模很高的背景下,部分表外融資有其合理性,要避免一刀切、過度行政化地追求回表、擴表。再者,像M2、社會融資與名義GDP的匹配度也要高度關注,當前M2、社融等數據有點偏緊,貨幣政策要回歸到真正的中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