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6-14 11:15:41
6月14日,在2018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上,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表示,上海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浦東則是上海改革開放的“縮影”,而陸家嘴又是浦東開發開放的“標志”。李強表示,目前,上海已經成為全球金融機構最集中、金融要素市場最齊備的城市之一,持牌金融機構超過1500家,外資金融機構占比超過30%,金融市場年成交量超過1400萬億人民幣,金融從業人員36萬人,股票、債券、期貨、黃金等交易量躍居世界前列。
每經記者 冷輝 每經編輯 畢陸名
圖片來源:攝圖網
6月14日,在2018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上,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表示,上海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浦東則是上海改革開放的“縮影”,而陸家嘴又是浦東開發開放的“標志”。今有三點感想:一是上海具有強大的金融基因。二是改革開放始終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不竭動力。三是加快推進新時代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李強表示,目前,上海已經成為全球金融機構最集中、金融要素市場最齊備的城市之一,持牌金融機構超過1500家,外資金融機構占比超過30%,金融市場年成交量超過1400萬億人民幣,金融從業人員36萬人,股票、債券、期貨、黃金等交易量躍居世界前列。
近期,上海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的決策部署,提出了六個方面擴大金融開放、爭取先行先試的具體舉措,并正在推進相關項目落地。在接受申報的兩批23個項目中,開放領域涉及銀行、證券、保險等多個行業;開放內容既有新設外資持股比例達51%的證券公司、壽險公司,也有擴大外資銀行、外資保險經紀公司、合資證券公司經營范圍和允許外資從事第三方支付業務;開放對象既面向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也面向約旦、摩洛哥等發展中國家。
其中,工銀安盛人壽保險公司發起籌建資產管理公司已獲批復同意,英國韋萊保險經紀公司和怡和保險經紀公司已獲批擴大經營范圍,摩洛哥外貿銀行上海分行。這些項目及成果還只是先期、初步的,未來會有更多成果。
李強提到,國家擴大開放的政策舉措,對海內外金融機構來說,是重大的發展機遇,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來說,必定注入蓬勃的發展活力。上海將在多個方面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一是著力打造擴大金融開放的新高地。主動承接、加快推進國家金融服務業開放重大舉措落地,加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與自貿試驗區建設聯動。集聚更多國際金融高端資源要素,構建面向國際的金融市場體系。加快建設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全球服務體系,形成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上海價格”,持續提升配置全球金融資源的能力。
二是著力構筑金融改革創新的新平臺。積極爭取國家把重要金融改革創新舉措放在上海先行先試。充分用好自貿區平臺,讓中外資金融機構共同參與到“一帶一路”金融服務中來,為國家資本項目可兌換等金融改革探路。鼓勵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和市場開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最大程度拓展市場的廣度和深度。
三是著力形成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能級。推動金融回歸本源,既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金融的本分,更作為金融發展的深厚土壤,面向長三角、面向全國,拓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空間。加強對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程建設的金融支持。強化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為切實解決融資難、融資貴提供更多創新手段。積極開展綠色金融、普惠金融服務,大力發展科技金融,讓科技創新之火更旺、實體經濟“血脈”更暢。
四是著力構建金融良性發展的新生態。營造崇尚法治的市場環境,特別是要以上海金融法院設立為契機,在金融法治建設上持續用力,給各類市場主體以更穩定的預期,更好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切實回應解決好海內外金融人才在上海落戶、子女就學、醫療等方面的需求,讓優秀人才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大舞臺上更好發揮作用。堅定不移維護金融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切實完善風險防范機制,提升金融監管能力,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按照上述思路,上海首先在長三角地區深化金融合作,推動區域金融改革創新。在深化長三角地區金融合作方面,抓好幾件重點事項:一是推動上海期貨交易所與浙江自貿試驗區合作建設油品交割基地,加強期現對接,共同建設多層次油品交易市場;二是推動上海證券交易所服務基地建設,搭建企業上市服務咨詢平臺,支持優質創新型企業在滬上市;三是支持長三角地區發債主體來上海發行債券,支持設立各類產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四是圍繞全國首個信用建設區域合作示范區的目標,長三角是國家確定的信用合作示范區,推進信用信息交換共享和開發利用,建立重點領域跨區域聯合獎懲機制,加快建設“信用長三角”。將通過三省一市的共同努力,打造功能互補、優勢疊加、特色鮮明的長三角金融集聚生態圈,并以此助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