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健康險市場悄然轉型 “保障型”成行業發力重點

經濟參考報 2018-03-29 11:21:03

來自監管機構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行業健康險業務原保費收入為532.34億元,同比下降近17%。2017年健康險業務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8.58%,與此前5年超40%的年均增速相比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潘清 

在“保險姓保”的監管導向下,健康險市場悄然轉型。在投資型產品被擠出的同時,回歸本源的保障型產品成為行業發力重點。

來自監管機構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行業健康險業務原保費收入為532.34億元,同比下降近17%。2017年健康險業務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8.58%,與此前5年超40%的年均增速相比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整體保費規模增速回落的背后,健康險市場正悄然“轉型”:伴隨去年監管機構強化中短存續期產品監管力度,投資型產品被擠出市場,保障型產品成為保險機構發力的重點。

新華保險近期公布的年報顯示,得益于“健康無憂”等消費型產品的搶眼表現,2017年健康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33%,健康險新單占首年保費的比例則由上年的21%提高至35%。中國平安年報也顯示,2017年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價值增長強勁,其中長期保障型產品占比較高。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去年9月發布的《中國商業健康保險研究報告》稱,被調查對象中商業健康保險購買率為26.2%,未來一年內購買意愿為41.3%,未來這一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至55.9%。這意味著民眾對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之外的醫療保障需求仍在不斷提升。

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的“雙輪驅動”下,保險機構紛紛加大保障型健康險產品創新力度。

新華保險2月啟動“健康進萬家”大型客戶關愛活動,并推出了多個與健康險相關的產品組合。除“健康無憂”主附險組合套餐外,還包括了可直接附加于其他有效主險的附加險,幫助客戶“花小錢”獲得“高保障”。

繼2016年率先推出定位于“百萬醫療險”的“平安e生保”之后,平安健康險近日通過其官方APP上線最高保額可達百萬元的“平安i康保·重疾”。

平安健康險移動業務事業部總經理馮晗介紹說,兩款產品均具備低保費、高保額的特點,與“平安e生保”報銷醫療費用不同,新產品著眼補償客戶患病期間其他收入損失,從而在保障功能上形成互補。

保險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伴隨民眾保險意識的不斷提升,“醫療+重疾”的商業保險保障有望成為越來越多保險客戶的“標配”。這也將為健康險市場轉型提供更強勁的動力。

東吳證券等多家機構發布的研報稱,作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商業保險未來發展前景看好。受益于消費升級,重疾險、醫療險等具有高保障性特點的健康險有望成為未來保險行業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責編 陳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健康險 轉型 保障型 保險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