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美對中國產鋁箔作“雙反”裁定 中方企業最高恐面臨186%稅率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2-28 23:16:24

當地時間2月27日,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鋁箔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作出最終裁定,由此涉案中方鋁企最高面臨186%的“雙反”稅率。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局長王賀軍就此發表談話時指出,從調查過程和結果看,美方依然罔顧世貿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了中國鋁箔出口企業利益,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每經編輯 張懷水    

Upload_1519829465255.thumb_head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旭

歷時11個月,搖搖欲墜的“靴子”終于落下。當地時間2月27日,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鋁箔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作出最終裁定,由此涉案中方鋁企最高面臨186%的“雙反”稅率。

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局長王賀軍就此發表談話時指出,從調查過程和結果看,美方依然罔顧世貿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了中國鋁箔出口企業利益,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此次遭遇美方“雙反”調查的一位中資鋁箔企業負責人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商務部裁定的反傾銷稅率是很高的,如果按照這個稅率來執行,幾乎所有出口到美國的鋁箔產品都要虧本。

美進口鋁箔數量持續提升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裁定,美方可能對進口上述中國企業的鋁箔產品征收最高106.09%的反傾銷稅和80.97%的反補貼稅。

“鋁箔產品70%是自身的價值,30%是加工費用,利潤是從30%當中產生的。如果在原有價格基礎上征收106%的反傾銷稅,唯一的辦法就是縮減業務量。”前述中資鋁箔企業負責人透露。

美國鋁業協會最新公布的對外貿易數據顯示,盡管連續兩個月都有下降,但2017年前三個季度(截至9月)的鋁進口量比2016年同期增長了25%。

亞洲金屬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2017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鋁箔數量呈現逐年提升的趨勢,從2015年的5.2萬噸提升至2016年的6.4萬噸,而2017年上半年出口到美國的鋁箔數量已經達到4.2萬噸,全年很有可能突破7萬噸。

對于美方所提出的美國本土鋁箔企業產量下降等理由,王賀軍表示,美國鋁企20多年前就主動退出附加值較低的鋁箔生產,轉而生產利潤較高的鋁材產品,因此其鋁箔產量下降和市場份額減少是企業的商業選擇,并非由進口中國鋁箔所導致。

杭州一鋁箔出口企業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超過90%的美國本土鋁企業都聚焦附加值較高的鋁材產品,大部分初級鋁箔產品通過進口獲得,因此,說中國企業搶占美國鋁箔市場是說不通的。

山東宏創鋁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楊經理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曾表示,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鋁箔產品,加上關稅以后的終端售價,仍然要比美國本土企業生產的鋁箔便宜20%。“美國的人力成本較高,而且鋁箔企業少。中低端鋁箔產品主要在加工環節產生利潤,而在這方面,我們的優勢更加明顯一些。”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14~2016年,進口中國鋁箔完稅價格分別是1.64、1.57和1.42美元/磅,而同期自其他國家進口的鋁箔平均價格是2.49、2.09、1.8美元/磅。

王賀軍表示,美商務部在本案反傾銷調查中,以其國內法為依據繼續認定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適用“替代國”做法,裁出48.64%~106.09%的畸高反傾銷稅率。在反補貼調查程序中,美商務部人為將中國原材料供應商、金融機構認定為“公共機構”,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錯誤地裁出了17.16%~80.97%的高額反補貼稅率。

最高稅率超利潤率近20倍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專業人士透露,當前正常工企產品利潤率約為10%,而美國裁定出的反傾銷稅最高為106.09%,反補貼稅率最高達80.97%,兩者合計超過186%,稅率比利潤率高出近20倍。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賈晉京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美國頻繁選擇發起反傾銷、反補貼的領域通常都是一些在本國工會勢力強大的行業,或者是本國就業壓力較大的行業,而并非基于客觀的經濟規律或者市場規律。這就能解釋為何針對中國的“雙反”調查都會裁定出畸高的稅率。

記者通過美國鋁業協會官網查詢到,據美方終裁,江蘇中基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將被征收48.64%反傾銷稅和17.14%的反補貼稅;杭州鼎勝進出口公司將被征收106.09%反傾銷稅和19.98%反補貼稅。

針對美國商務部的終裁,有鋁箔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從美商務部發布終裁到實際執行,還存在一個時間差,企業要利用這個時間差積極應訴或調整業務,將損失降到最低。“我們企業目前出口到美國的鋁箔產品數量占出口總量的比重不到10%,而對其他國家的出口訂單仍然旺盛。”

北京中倫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建偉表示,中國企業針對美國的“雙反”調查一定要積極應訴,因為不應訴一定會遭遇最高稅率。應訴的方式是按要求先提交兩個小問卷,一個是“數量和金額問卷”,另一個是“單獨稅率申請問卷”,大部分企業交了這兩個卷后可以得到一個分別稅率資格,從而避免遭到最高稅率。

針對此事,王賀軍強調,美方不合理地、過度使用貿易救濟措施,不僅無法實現美國鋁箔產業的“復興”,反而將影響美國內就業,損害廣大美國消費者的福利。“對于美方的錯誤做法,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張懷水每經編輯陳旭 歷時11個月,搖搖欲墜的“靴子”終于落下。當地時間2月27日,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鋁箔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作出最終裁定,由此涉案中方鋁企最高面臨186%的“雙反”稅率。 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局長王賀軍就此發表談話時指出,從調查過程和結果看,美方依然罔顧世貿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了中國鋁箔出口企業利益,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此次遭遇美方“雙反”調查的一位中資鋁箔企業負責人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商務部裁定的反傾銷稅率是很高的,如果按照這個稅率來執行,幾乎所有出口到美國的鋁箔產品都要虧本。 美進口鋁箔數量持續提升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裁定,美方可能對進口上述中國企業的鋁箔產品征收最高106.09%的反傾銷稅和80.97%的反補貼稅。 “鋁箔產品70%是自身的價值,30%是加工費用,利潤是從30%當中產生的。如果在原有價格基礎上征收106%的反傾銷稅,唯一的辦法就是縮減業務量。”前述中資鋁箔企業負責人透露。 美國鋁業協會最新公布的對外貿易數據顯示,盡管連續兩個月都有下降,但2017年前三個季度(截至9月)的鋁進口量比2016年同期增長了25%。 亞洲金屬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2017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鋁箔數量呈現逐年提升的趨勢,從2015年的5.2萬噸提升至2016年的6.4萬噸,而2017年上半年出口到美國的鋁箔數量已經達到4.2萬噸,全年很有可能突破7萬噸。 對于美方所提出的美國本土鋁箔企業產量下降等理由,王賀軍表示,美國鋁企20多年前就主動退出附加值較低的鋁箔生產,轉而生產利潤較高的鋁材產品,因此其鋁箔產量下降和市場份額減少是企業的商業選擇,并非由進口中國鋁箔所導致。 杭州一鋁箔出口企業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超過90%的美國本土鋁企業都聚焦附加值較高的鋁材產品,大部分初級鋁箔產品通過進口獲得,因此,說中國企業搶占美國鋁箔市場是說不通的。 山東宏創鋁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楊經理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曾表示,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鋁箔產品,加上關稅以后的終端售價,仍然要比美國本土企業生產的鋁箔便宜20%。“美國的人力成本較高,而且鋁箔企業少。中低端鋁箔產品主要在加工環節產生利潤,而在這方面,我們的優勢更加明顯一些。”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14~2016年,進口中國鋁箔完稅價格分別是1.64、1.57和1.42美元/磅,而同期自其他國家進口的鋁箔平均價格是2.49、2.09、1.8美元/磅。 王賀軍表示,美商務部在本案反傾銷調查中,以其國內法為依據繼續認定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適用“替代國”做法,裁出48.64%~106.09%的畸高反傾銷稅率。在反補貼調查程序中,美商務部人為將中國原材料供應商、金融機構認定為“公共機構”,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錯誤地裁出了17.16%~80.97%的高額反補貼稅率。 最高稅率超利潤率近20倍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專業人士透露,當前正常工企產品利潤率約為10%,而美國裁定出的反傾銷稅最高為106.09%,反補貼稅率最高達80.97%,兩者合計超過186%,稅率比利潤率高出近20倍。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賈晉京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美國頻繁選擇發起反傾銷、反補貼的領域通常都是一些在本國工會勢力強大的行業,或者是本國就業壓力較大的行業,而并非基于客觀的經濟規律或者市場規律。這就能解釋為何針對中國的“雙反”調查都會裁定出畸高的稅率。 記者通過美國鋁業協會官網查詢到,據美方終裁,江蘇中基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將被征收48.64%反傾銷稅和17.14%的反補貼稅;杭州鼎勝進出口公司將被征收106.09%反傾銷稅和19.98%反補貼稅。 針對美國商務部的終裁,有鋁箔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從美商務部發布終裁到實際執行,還存在一個時間差,企業要利用這個時間差積極應訴或調整業務,將損失降到最低。“我們企業目前出口到美國的鋁箔產品數量占出口總量的比重不到10%,而對其他國家的出口訂單仍然旺盛。” 北京中倫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建偉表示,中國企業針對美國的“雙反”調查一定要積極應訴,因為不應訴一定會遭遇最高稅率。應訴的方式是按要求先提交兩個小問卷,一個是“數量和金額問卷”,另一個是“單獨稅率申請問卷”,大部分企業交了這兩個卷后可以得到一個分別稅率資格,從而避免遭到最高稅率。 針對此事,王賀軍強調,美方不合理地、過度使用貿易救濟措施,不僅無法實現美國鋁箔產業的“復興”,反而將影響美國內就業,損害廣大美國消費者的福利。“對于美方的錯誤做法,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中國鋁箔 “雙反”稅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