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智能硬件

每經網首頁 > 智能硬件 > 正文

幾年前中國公司去CES宣稱是“國際企業合作方”,如今反過來了

新華社 2018-01-14 21:28:21

幾年前,不少前來參展的中國企業都強調自己為“國際公司”,或是與國際巨頭合作的公司。而在本屆展會上,外國品牌開始爭相標榜與中國企業的合作關系。

新華社美國拉斯維加斯1月13日電 特稿:開始真正走向創新之路——全球科技盛會CES上的中國新形象

新華社記者郭爽 高山 黃恒

“與五六年前相比,中國企業大不一樣了,他們開始真正走向創新之路。”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主辦方美國消費技術協會主席加里.夏皮羅13日在2018年展會閉幕后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從主旨演講展現的中國風格,到國外參展商競相標榜是中國企業的合作伙伴;從讓外國企業羨慕的“中國速度”,到各領域小微企業的“中國創造”……中國企業在這個全球科技盛會上收獲越來越多的尊重。

中國風格

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執行官余承東在今年CES展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原計劃借此宣布與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合作在美銷售新款手機的消息,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臨時退出與華為的合作協議。

面對這一突發情況,余承東在介紹華為手機的品質后說:“不選擇華為,無論對運營商還是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但更大的損失則是對(美國)消費者,因為他們沒辦法擁有最好的選擇。”沒有指責和抱怨,只有過硬產品和理性呼吁,余承東始終面帶微笑。

“這演講實在太棒了”,坐在臺下的夏皮羅贊嘆道。余承東的演講也受到美國媒體肯定,科技新聞網站“臨界點”將其評為本年度CES最佳主題演講,稱其“顯露了真誠的激情”,每個科技主題演講都應該這樣“溫和而又激情澎湃”。

中國企業的風格就是以品質贏得消費者認可。比如中興通訊終端事業部總經理程立新對記者說,中興進入美國后“贏得了美國消費者的心”,目前在美國手機市場中“已穩穩坐上了第四把交椅”。

中國企業的名字也頻頻出現在其他國際巨頭的演講中,出現在各國企業的合作名單中。英偉達提到了百度,英特爾提到了上汽和四維圖新,高通提到了比亞迪和小米……不難看出,全球科技產業界對中國企業的態度越來越尊重、越來越積極。

中國優勢

幾年前,不少前來參展的中國企業都強調自己為“國際公司”,或是與國際巨頭合作的公司。而在本屆展會上,外國品牌開始爭相標榜與中國企業的合作關系,中國企業則高調唱響“中國品牌”和“中國速度”。

“以前,深圳做代工廠、做盜版,現在,我們開始做自己的品牌了,”深圳跨境電商TOMTOP代表周劍告訴記者,“我們前來參展,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世界科技版圖上中國力量的崛起,離不開中國政府和企業的持續投入,對基礎研究、人才資源以及知識產權的高度重視。

“科技行業需要幾個結構要素——人才、技術、資本和市場。歷史上,美國是唯一擁有全部這些要素的國家,但現在中國也擁有了所有這些要素。”百度集團總裁陸奇說。此外,中國還擁有人口眾多、市場發展快速等優勢。

陸奇以本屆展會上炙手可熱的人工智能(AI)技術為例說,中國擁有眾多網民和智能手機用戶,也就有海量數據來嘗試與人工智能有關的創新,并以更快速度實施,因此“中國+AI”將可快速釋放更多相關創新。

中國政府已先后出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中國有一個有利的整體環境,因為中國政府對于AI能做什么有很好的把握,這是讓中國借助AI浪潮成為創新強國的歷史機遇,”陸奇說,“政府顯示了長期投入的巨大誠意,非常愿意通過政策來支持和培育AI創新。”

中國創造

在會展中心的無人機展廳,多家國際企業的展臺在顯著位置標注“大疆”標志,以證明自己是中國大疆公司的合作企業。這是CES見證“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一個典型案例。

除了大疆這樣已在CES名聲響亮的中國企業外,一些初來乍到的中國小微企業同樣讓人驚艷。中國錦富技術和算云聯科兩家公司聯手打造了COSTONE品牌,包含智能家居控制系統、智能安防系統、關愛系統、多屏互動系統、私有云系統五大體系。不少參會者在展會現場就急于簽署合作意向書,甚至想出手購買樣機。

“走國際化道路,進入國際市場并不容易,但只要我們一直在創新,只要我們的產品不可替代,就會獲得成功。”算云聯科總經理陳海華對記者說。

還有一些中國企業在小眾領域獨樹一幟。臻絡科技公司瞄準帕金森患者市場,設計出智能防抖餐勺、步態輔助設備等極具“人情味”的科技產品,吸引了眾多參展者前來體驗。公司運營總監易凱告訴記者,公司還獨創了“睿云”帕金森病數據基礎平臺,這樣一個完整、系統、全方位的平臺,能夠幫助科學家進行帕金森病方面的研究。

在今年CES展會上,包括來自香港和臺灣在內的約1500家中國企業成為最龐大的“外國軍團”,包下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展位。“中國創新”已不再集中在某個領域或者幾家公司,而是在整個科技產業全面開花。正如夏皮羅對記者所說,中國企業不僅在擴張展位面積,更在大幅增強在各領域的地位。(完)

責編 盧祥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