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 2017-12-26 08:37:59
隨著新三板的擴容,摘牌的企業數量也隨之大幅增加。Wind數據顯示,新三板摘牌的企業數量目前累計接近800家,僅今年一年就超過600家。作為曾經的新三板巨頭,中科招商迎來在新三板的最后掛牌日,明天起將正式摘牌。
根據相關安排,12月25日是中科招商最后一個公開轉讓日, 2017 年 12 月 26 日(本周二),中科招商將正式摘牌。
然而,即便在股轉系統交易的最后一天,仍有大量投資者接盤:全天成交1.89億股,成交額達到8147萬元,較此前兩個轉讓日顯著放大。
股價上,中科招商繼續巨幅震蕩,在股轉的最后一刻價格定格在0.61元,較上一轉讓日大漲41.86%。
今天之后,中科招商失去新三板掛牌資格,其股票流動性將大打折扣,那為何在掛牌“末日”還有大量資金接盤呢?
其中一項原因可能是上周五中科招商通過的幾項董事會議案。其中一項議案提出,公司董事會擬通過決議并向股東大會提交分紅方案,自 2017 年度開始,連續五年,按不低于當年可分配利潤的 20%進行現金分紅。
對于摘牌后公司股票的登記、托管等問題,公司表示將申請繼續委托中國結算北京分公司提供股份登記、托管與非公開轉讓過戶服務,確保股東股份托管的安全性,保障股東獲取分紅的權益。
此外,中科招商在公告中還指出,股東仍然有按《公司章程》參與公司治理、知曉公司信息及參與收益分配的權利,公司將對以上事項作出合理安排并披露。
而在此之前,作為公司從新三板摘牌的應對措施,公司提出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并由董事會確定授權人士開展登陸其他資本市場的相關工作。
此外,三季報數據顯示,中科招商每股凈資產尚有1.24元,兩倍于目前的股價。
近幾個月來,中科招商除了在二級市場上賣出股票回籠資金外,還在通過其他渠道獲取資金,一個較明顯的動向是下屬公司近日頻頻將所持股票進行質押。
12月18日,中科招商子公司中科昆開及其一致行動人中科福海將所持2159.95萬股中裝建設(002822.SZ)股份質押給江蘇聯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同一天,中科招商全資子公司中科匯通將所持839.76萬股國農科技(000004.SZ)也質押給了江蘇聯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2月20日,中科匯通將所持2806.27萬股朗科科技(300042.SZ)質押給自然人鄧丹。初略估算,上述三家被質押的股份市值約10億元,按照常規比例估算,有望獲得質押融資款數億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自新三板擴容至全國后,掛牌企業數量快速增長,截至目前,已超過11000家,合計總股本近7000億股。
隨著新三板的擴容,摘牌的企業數量也隨之大幅增加。Wind數據顯示,新三板摘牌的企業數量目前累計接近800家,僅今年一年就超過600家。
從摘牌企業的情況來看,相當數量公司是出于公司自身需求主動申請摘牌。
對于出現不少公司主動申請摘牌的原因,有分析認為是因為與A股市場相比,新三板具有交投不活躍、流動性缺乏、股東退出渠道不暢等缺點。此外,新三板融資功能也相對較弱,掛牌公司較難融到資。對于不少盈利不強的公司而言,掛牌會產生一定的費用,反而成了負擔。
對于這些情況,新三板也在逐漸改革,以提升市場活力。最新的舉措是取消盤中協議轉讓,推出差異化集合競價,逐漸向滬深股市的交易制度靠攏。
此外,有不少公司是出于轉板原因主動申請摘牌。
如原新三板掛牌企業百華悅邦(831008.OC)于今年11月15日通過證監會發審委首發申請,擬登陸A股市場創業板,公司12月11日向股轉提交終止掛牌申請材料,于12月25日正式摘牌。
除了主動摘牌外,還有不少公司的摘牌屬于“被動”類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至少已有40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因未能在規定時間披露定期報告而被強制摘牌。與中科招商類似的是,達仁資管(831639.OC)、富海銀濤(834502.OC)、擁灣資產(834606.OC)等多家公司則是因為整改后仍不符合股轉掛牌私募機構新增掛牌條件而被強制摘牌。
(來源:證券時報網 記者:胡華雄)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