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30 08:16:42
美聯儲主席提名人選,暗示12月加息條件成熟;從1手賺200縮水到17.5,濟川轉債上市首日僅漲1.75%;上市公司11月擬增持公告數陡升,創出年內第二高;2018年A股投資機會,穩中向好券商建議出爐。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中國證券報
基建投資增速放緩 穩增長料側重激活消費
專家表示,在防風險、去杠桿的大背景下,基建投資增速將下行,預計今年整體基建投資增速將下降至14%左右,明年經濟增速或穩中趨緩,略有回落,穩增長將側重激活消費需求。
2018年A股投資機會 穩中向好券商建議出爐
A股投資機會總體穩中向好,成長龍頭終將歸來,“制造”和“創新”將是2018年的主線,可以考慮圍繞“制造+中國領先”和“創新+景氣”主線布局。
強監管周期來臨互金行業“出清”提速
針對近期引發各方關注的現金貸,專家建議盡快建立適當的現金貸準入標準,盡快出臺《放貸人條例》、《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及相關法律條文,對市場進行有序監管。
上海證券報
比特幣價格沖破1萬美元市值堪比美國藍籌股
今年以來,比特幣價格已經翻了10倍,其全球市值也已經超越波音等美國藍籌股。對此,一些分析師警告稱,短期回調很有可能出現。但也有對沖基金大鱷樂觀地看高4萬美元。
基金密集調研 中小創成長股或迎配置良機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的“二八行情”過后,很多成長股龍頭公司的估值已經降至合理區間,雖然短期內受市場情緒影響,還有一個盤底消化的過程,但拉長時間來看,其投資價值已經逐步顯現。
濟川轉債讓打新者好“尷尬” 中簽一手難賺20元
隨著可轉債無風險“打新”風行,參與人數日漸增多,但與此相對應的是“打新”收益率急速下滑。29日,濟川轉債亮相,收盤漲幅不足2%,每手打新收益不足20元。
證券時報
大數據破案:讓89次騙保理賠窩案現形
保險科技不斷深入應用于各業務流程,在反欺詐戰場的威力亦在顯現。國壽信息技術部副總經理陳國勝說,國壽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不斷豐富和完善基礎能力平臺,包括智能核保、智能理賠以及智能反欺詐。
基金子公司青睞消費金融
通道業務快速萎縮之后,基金子公司還有哪些盈利增長點?近期上海基金同業公會聚集了數十家基金子公司高管,對新業務模式進行探討,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之前曾受熱捧的PPP(公共私營合作制)項目目前遭遇落地難,而業界更看好消費金融業務。
上交所:持續探索資本市場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昨日,來自中國國內100余家上市公司、銀行、券商以及機構投資者代表近200人,與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以及哈薩克斯坦實業界代表一起,共聚上交所交易大廳,共同探討“一帶一路”倡議與哈薩克斯坦“光明大道”新經濟政策下來自歐亞中心區域的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投融資機遇。
每日經濟新聞
美聯儲主席提名人選 暗示12月加息條件成熟
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名的下屆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人選杰羅姆·鮑威爾28日出席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舉行的提名聽證會時說,他認為美聯儲在下次貨幣政策例會上加息的條件正在成熟。鮑威爾指出,目前并不清楚美國通脹持續疲軟的原因,但如果通脹疲軟的狀況持續,美聯儲將更緩慢地加息。
從1手賺200縮水到17.5 濟川轉債上市首日僅漲1.75%
11月29日,濟川轉債在上交所掛牌交易,開盤上漲逾6%后就急速下跌,而后一路走低,截至收盤報101.75元,僅微漲1.75%,創下了近期可轉債上市首日的漲幅新低,中一簽僅賺17.5元。私募人士認為,隨著可轉債密集發行,可轉債的稀缺性不再,上市首日高收益已難以持續,中簽者最好的策略就是首日就走。
上市公司11月擬增持公告數陡升 創出年內第二高
由于11月A股市場出現調整,A股各大指數的月K線截至目前多以陰線報收。在這樣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發布的增持計劃也有所增多。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11月29日,滬深兩市11月共發布了43份股東擬增持公司股票的公告,數量為今年6月以來最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今年以來還有一批上市公司曾多次發布增持計劃公告,而近期也有同一個行業的上市公司都進行增持的情形。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每經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