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0-18 09:30:09
馬云昨日致信阿里巴巴全體投資者表示,阿里會用技術投入中國的農村發展,且相信如果實現了用技術讓農村和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則阿里巴巴就在全世界80%的貧困地區有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機遇。
每經編輯 王星平
每經實習記者 王星平 每經編輯 曾健輝
10月17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致信阿里巴巴全體投資者。馬云在信中表示,未來阿里巴巴將進一步加大技術的投入和技術的創新,并用技術的力量全力以赴地投入我們國家的農村發展。
在馬云看來,阿里巴巴應該有賺錢的能力,但絕不應該成為一家因為賺錢而存在的公司。阿里巴巴真正的使命,是用好技術和創新的力量,讓世界經濟更加普惠共享,可持續發展和健康美好。
馬云認為,阿里巴巴必須為推動世界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作出努力和貢獻。這就意味著阿里巴巴的使命將會通過對商業可能邊界的持續拓展而延展至更廣泛的社會領域,“到2036年,我們希望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為全世界解決1億的就業機會,能夠服務20億的消費者,能夠為1000萬家中小企業創造盈利的平臺。”馬云說。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馬云承諾將進一步加大技術的投入和技術的創新。目前,阿里巴巴已經有超過25000名工程師和科學家在服務廣泛的用戶。而在幾天之前成立的達摩院更是將阿里巴巴的技術愿景拓展至更加前沿的基礎科學領域。
就在上周舉辦的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宣布成立全球研究院阿里巴巴達摩院。據了解,阿里巴巴將在未來3年投入1000億元人民幣作為達摩院的啟動資金,后期達摩院要實現自營自理,活得比阿里要久。目前達摩院瞄準前沿科學技術,首批發布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下一代人機交互等。
同時,馬云表示,“我們會用技術的力量全力以赴地投入我們國家的農村發展。因為我們不可能脫離中國的現實而發展,我們不可能在幾千萬人沒有脫貧的情況下求一己之富裕。我們更相信我們如果實現了用技術讓農村和貧困地區脫貧致富,那么阿里巴巴就在全世界80%的貧困地區有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機遇。”
馬云還說,“技術不應成為貧富差距拉大的力量。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技術能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而不是讓技術成為人類生活工作的敵人。技術和創新將是阿里巴巴經濟體活力之源,而分享和普惠將是它的價值核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