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14 13:30:43
每經記者 趙娜
今日(7月14日)上午,韜蘊資本集團發布了一則情況說明,稱7月13日易到舉行了股東會議,并就韜蘊資本入股易到事宜達成一致,實現了韜蘊資本對易到的控股。
但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尚未出現相關股權變更。對于從股權質押到完成股權變更的進度,韜蘊資本方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剩下事項在走流程中,“隨后很快會變更的”。
此外,獨立互聯網評論人洪波近期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樂視對易到造成的影響短期難以消除,再結合網約車市場現狀,即便是新控股股東進入,易到將面對的難題和壓力仍不小。
韜蘊資本成為易到的新控股股東
6月28日,易到發公告稱,公司已于近日變更控股股東,已有新的控股股東進入,樂視不再作為易到控股股東。但其擬定于7月4日舉行就具體事宜作公開說明的媒體溝通會,因故推遲。
今日上午,韜蘊資本集團在《關于易到的情況說明》中表示,其在今年6月28日與樂視方面就收購易到股權達成一致,并于6月30日向易到注入了首批資金,用以解決車主提現問題。但由于一些必要的法律手續及相關流程仍未完成,因此之前進入一段時間的靜默狀態。7月13日,易到舉行股東會議,就韜蘊資本入股易到事宜達成一致,目前韜蘊資本已實現對易到的控股。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17年6月29日,代表樂視持有易到66.67%股權的吳孟,將667.37萬元的股權質押給了上海哲蘊商務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哲蘊商務),占易到的運營主體——北京東方車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100萬元的60.67%。
至記者截稿,記者在該公示系統查詢“北京東方車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時發現,尚無相關股權變更信息。而在股權出質登記信息一欄,6月29日的這項變更的狀態仍顯示為“有效”。
對此,韜蘊資本方面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隨后很快會變更的”。并稱,目前其已完成了和其他股東達成一致協議的過程,剩下的事情就是在流程當中。
另一方面,哲蘊商務的成立日期為2017年4月13日,股東為韜蘊資本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韜蘊資本)和北京藍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藍巨資產)。其中,藍巨資產是藍巨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簡稱藍巨投資),而韜蘊資本持有藍巨投資75%的股份。哲蘊商務可被視為藍巨系子公司。由此可見,新任大股東原來是樂視系的“老熟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藍巨投資官網得知,藍巨投資曾投資多家樂視生態系公司,包括樂視汽車(33,400萬元)、樂視影業(未披露)、樂視體育(32,000萬元)和樂視移動(20,000萬元)等。
樂視之后 易到還有多少空間可挖掘
樂視控股于2015年10月宣布,樂視汽車獲得易到用車70%的股權,成為后者的控股股東。納入樂視陣營后,易到曾加大乘客補貼力度,除了“100%充返”,還聯合樂視提出“化反補貼”,比如充值送樂視會員、樂視手機、樂視電視等活動。
這些在外界看來“不計成本”的動作,加上樂視自身的資金鏈問題,幾乎讓易到此前時常受到關于資金鏈的拷問。受此影響,易到的司機提現問題一度鬧得沸沸揚揚。
此背景下,據悉,6月30日14時,易到全面開放了線上提現。7月1日,其發公告稱,全部申請提現的車主均已完成線上兌付,接下來將轉入正常提現周期。
不過,洪波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盡管樂視不再是易到的控股股東,但樂視控股期間對易到造成的影響仍將延續一段時間。同時,綜合網約車市場現狀及易到自身情況,新控股股東進入后,易到想恢復或部分恢復以前的價值,難度不小。
韜蘊資本則在情況說明中稱,作為中國最早的網約車平臺,其認為易到仍有較多的價值挖掘空間,深信“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并稱,韜蘊資本近年將文旅體育作為重點投資方向,出行服務是串聯旅游業務的重要驅動力。未來仍將向易到持續注入所需資金,并整合集團下屬公司向易到提供價值資源。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