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 2017-05-31 16:13:00
在過去的一周,AlphaGo與柯潔的人機大戰持續吸引行業關注。5月22日,在與AlphaGo對決的前一夜,柯潔在他的微博上發表了《最后的對決》一文,并表示:“現在的AI進步之快遠超我們的想象。”諸如此類,人工智能(AI)無疑是今年整個國內互聯網產業中最熱鬧的戲碼。
隨著人機大戰不斷升級,資本市場也掀起一股人工智能熱。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5月以來,海康威視共計接待192家機構組團調研,位居A股首位。在海康威視調研會上,人工智能業務成為機構關注的焦點。
AI產業鏈超長
無論人工智能技術如何進步,最終還是要落地在行業應用和實際價值上。海康威視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波的人工智能在2006年從多倫多大學開始起步,到2012年就已經非常熱門,這幾年成果非常厲害。海康威視原來做智能分析,通過建模的方式來實現,2006年后從建模切換到人工智能。
目前從語音識別、人臉識別,到火熱的無人駕駛,包括百度、聯想、騰訊、英特爾等在內的國內外企業都在加緊布局人工智能領域。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中國在智能硬件方向365個項目即獲得了172億的投資,幾乎所有的項目融資額都超過一千萬美元,平均是五千萬美元,可見其“熱”。其中VR、AR和教育結合已經很成熟了。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作者、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就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趨勢、算法技術將在何時統治世界做了深入解析。他強調21世紀下一浪潮的技術革命將會從根本上改變人類本身,人類將會知道怎樣更好地控制以及操控,甚至設計人類的身體。尤瓦爾·赫拉利認為,未來的科技發展能夠讓人類跳出有機生物化學的限制,正式進入無機體和無機生命的時代,而其中最關鍵的是生命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結合,他也前瞻性地預測,生物工程和人工智能最終會融為一體。
但是調查發現對于這項可以改變人類歷史的產業,人們仍然缺乏認知。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加速產業創新?如何借助人工智能,使傳統產業煥發新生命力?仍是科研之外,更重要的命題。
市場切入點眾多
對于目前的人工智能產業化進程,國內科學家有著獨到的見解。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薛文芳指出,人工智能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切入點有很多,比如機器人和智能制造屬于硬件方面,軟件就屬于智慧決策。
多數機構指出,從人工智能驅動的應用層面看,當前語音識別產業化程度最高,自動駕駛汽車和智能投顧處于熱點,智能機器人、自然語言處理和虛擬個人助手則處于爬坡期,有望在五到十年內取得突破,屆時將對社會經濟產生顛覆式影響。
在消費金融領域,通過引入大數據、深入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很好地進行風險防控。以互聯網金融消費公司為例,通過以大數據為驅動的人工智能手段,利用算法和模型來實現快速識別借款人風險,可實現動態申請單、千人千面、數據驅動、自動調檔、信用積累等功能,在降低風險的情況下快速提供消費貸款服務。
不過專家提醒,在人工智能時代,一定要順勢而為,重度垂直加上專注極致,在自己的行業內一定能夠擁抱未來,實現風口上的持續飄著而不是摔下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