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永安行遞交最新版IPO申報稿 欲搶共享單車第一股

證券時報·e公司 2017-03-25 09:02:03

3月24日晚間,證監會官網正式披露永安行2017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該公司此次股票的發行總量不超過2400萬股,并計劃投資5.98億元募集資金,用于“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公共自行車建設及運營項目運營資金”和償還銀行借款等項目。

在互聯網的連接下,共享單車已火遍全國,成為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代步工具。隨著共享單車風潮的到來,曾經那波團購網“百團大戰”、滴滴優步撒錢搶奪的血雨腥風再次展現在世人面前,共享經濟儼然成為時代的風口,但初期則是資本勢力角逐的慘烈關口。

據媒體報道,共享單車龍頭摩拜和ofo均進行了8次融資,融資金額分別為35.93億元、33.46億元,投資方包括滴滴、小米、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面對越燃越烈的共享單車熱,從事有樁公共自行車業務的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安行),也加入到此輪共享經濟之中。

續2015年之后,永安行再次遞交了最新版A股IPO申報稿,似欲拼搶共享單車第一股的頭銜。通過對比兩個版本IPO申報稿,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共享”一詞儼然已經深入資本經濟之中,在2015年版本中該詞僅出現4次,而在最新版本中卻達到319次之多。對永安行而言,現階段更側重于對共享單車“聽其言、觀其行”,目前投放5萬輛左右,形成營業外收入尚不足百萬元。

三大募投項目欲投6億

3月24日晚間,證監會官網正式披露永安行2017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該公司此次股票的發行總量不超過2400萬股,并計劃投資5.98億元募集資金,用于“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公共自行車建設及運營項目運營資金”和償還銀行借款等項目。

據招股書顯示,永安行前身永安有限最早成立于2010年,并于2013年完成股份改制。長期以來,永安行都以公共自行車系統的研發、銷售、建設、運營為核心業務,旨在運用物聯網技術在各市縣構建綠色交通體系,并通過移動互聯網、在線支付、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增強用戶體驗、提高用戶粘性。

2010年~2014年期間,永安行共進行9次增資擴股等驗資行為,注冊資本已擴增至7200萬元,現包括孫繼勝、陶安平、上海云峰、上海福弘、深創投等13名股東。其中,2014年12月25日,上海云鑫因看好永安行的發展前景而入股。此次增資,定價為永安行投后整體估值9億元,每元注冊資本的認購價格為12.5元;對應2014年預計凈利潤13倍左右。

目前,永安行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孫繼勝,同時任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其直接持有永安行46.44%的股份,通過常州遠為間接控制發行人1.44%的股份。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永安行以政府付費投資的有樁公共自行車為主要業務,主要覆蓋三線及以下城市及周邊縣、鎮區等。在最近報告期內,來自三線及以下市縣的收入占永安行總收入的比例達85%~90%。

傳統有樁.png

目前,公共自行車行業主要有政府付費投資的有樁公共自行車系統業務及社會資本投資、用戶付費的無樁公共自行車業務(即共享單車業務)兩種模式。永安行表示,政府付費投資的有樁公共自行車系統業務適用于廣大的一至五線城市及周邊縣、鎮區等,適用于廣泛的年齡人群(智能手機用戶及市民卡、交通卡用戶),主要從政府及政府相關單位處收取收入。

相對應的是,社會資本投資、用戶付費的無樁共享單車業務主要適用于人口密度較大、人均使用率較高、人員素質較高的一線城市和部分大型二線城市的中心城區,主要定位于年輕人用戶群體(智能手機用戶),向使用者直接收取用車費用。基于上述特性,永安行認為,兩種模式的適宜投放地存在一定差異,不構成直接的競爭關系。

共享單車僅創收未過百萬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國共有超過400個市、縣配備公共自行車系統。其中,永安行系統覆蓋的市縣(主要為三至五線城市及周邊縣、鎮區等)為210個左右,分布在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

永安行.png

據招股書披露,永安行累計建設約3.2萬個公共自行車站點,投放約89萬套公共自行車鎖車器設備,騎行會員已達約2000萬人。其中,線上平臺注冊會員(永安行平臺會員)達750萬人左右(截至2016年底),并呈快速增長態勢,2016年為全國會員提供了超7.5億次的出行服務。

永安行指出,目前公司業務仍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在已開展的210個左右的市、縣中,大約有100個市、縣是通過系統運營服務模式。截至2016年底,上述合同金額約30億元(大多為政府連續五年平均支付),這一存量即可為永安行2017年帶來保底6億元左右的運營業務收入。

目前,公共自行車行業在國內起步時間不長,尚屬發展初期的市場高速增長階段。

在經營業績方面,2014年~2016年期間,永安行完成營業收入分別為3.81億元、6.19億元和7.7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831萬元、9339萬元和11653萬元,年復合增幅達28.27%,整體呈穩步快速增長趨勢。2014年~2016年期間,永安行系統銷售模式毛利率分別達到47.71%、35.62%和 41.61%,系統運營服務模式毛利率分別達到33.18%、28.49%和26.38%。

值得注意的是,永安行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少量試點布局無樁共享單車業務,將最新研發的無樁共享單車優先投放到成都、昆明、長沙、北京、上海等一二線過往沒有開展有樁公共自行車的城市區域。目前,永安行已投放共享單車5萬輛左右,并在探索將原有樁公共自行車和無樁共享單車、共享助力自行車的功能相結合。

但從具體數據上來看,永安行用戶付費無樁共享單車業務占比較小,2016年度占其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僅為0.12%,按比例換算形成營收為92.91萬元。但按業務模式劃分,在“用戶付費共享單車業務”一欄中,永安行2016年此項業務收入只有36.83萬元,所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僅為0.05%。

傳統模式存共享沖擊風險

競爭.jpg

2015~2016年以來,以ofo、摩拜單車為首的一批無樁共享單車服務提供商,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二線城市及大學校園內陸續推出用戶付費無樁共享單車。

永安行招股書坦言,若未來用戶付費無樁共享單車形成穩定的業務模式,技術實現重大進步,則對于整體公共自行車行業,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的本行業格局可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和變化。對于尚未在全市系統性開展有樁公共自行車業務的上海、深圳等一二線城市,如果已投放成熟的無樁共享單車系統,可能暫時對投放有樁公共自行車系統計劃造成一定的沖擊。

另一方面,倘若未來無樁共享單車發展勢頭迅猛,城市下沉速度較快,可能會對永安行未來擬投放有樁公共自行車系統城市的投放進度和規模影響造成一定的影響,進而對發行人未來業務和業績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但面對此類風險,永安行表示,由國內外公共自行車的運行歷史表明,政府或政府相關企事業單位購買設備、服務的模式仍是目前較為成功的主流運營模式,而通過市場化的增值服務的收入還較低,較難維持整個有樁公共自行車系統的設備投入和運營支出。

目前及在可預見的將來,在一二線城市本行業將呈現出政府主導的有樁公共自行車和社會資本支持的無樁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并行發展的格局,而三線及以下城市因城市規模較小、有效需求不足、管理難度較大、運營成本較高,仍將以政府主導的有樁公共自行車為主。

據悉,5年合同期滿的永安行原有客戶均選擇與其續簽合同,并未因無樁共享單車的火爆,而取消作為民生基礎設施的有樁公共自行車系統的政府投資。這似乎也給了其底氣,永安行堅稱,傳統的政府投資有樁公共自行車系統模式為一項基礎民生服務,而新興的用戶付費無樁共享單車模式為一種商業化補充,商業化模式的興起并無法取代基礎民生服務的需求,可彼此共存,并不存在可相互替代的關系。

從現實來看,永安行預計與其他企業將在無樁共享單車細分領域競爭將較為激烈,且短期內其無樁共享單車的投資規模尚較小。

盡管如此,永安行也給共享單車潑了一盆冷水,由于無樁共享單車這一新興模式出現時間尚很短,行業中多為創業企業,目前多處于早期投資階段,尚未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因此未來的持續性和發展方向尚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倘若因經營模式探索不成功、商業環境變化、投資環境變化等,不排除出現無樁共享單車業務發展停滯等情況。

責編 趙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永安行遞交最新版IPO申報稿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