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2017-01-06 12:06:03
據研究機構測算,2016年監測的30家房地產企業的土地交易金額已經超過了萬億元規模,較2015年全年的數據增長了一半以上。
據研究機構測算,2016年監測的30家房地產企業的土地交易金額已經超過了萬億元規模,較2015年全年的數據增長了一半以上。
易居集團旗下研究機構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這些房地產企業過去一年已經耗費了1.27萬億元用以收購土地,比2015年的8445億元增加了51%,新增的土地儲備面積是2015年的1.34倍。
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的房屋銷量回升推動了房企過去一年的拿地熱情,接近三分之二的企業拿地金額同比上升。
根據監測數據,有19家房企2016年的拿地金額有所增加,其中7家房企的拿地金額是2015年的2倍以上。
報告顯示,去年拿地金額超過1000億元的房地產企業就達到了4家,而在2015年,還沒有企業的拿地總金額超過800億元。
拿地金額的大幅上漲部分原因可以歸結于房屋銷量的快速上升給房企帶來了亟需補充貨源的強烈需求,另外則是土地價格的快速上漲以及房企將業務逐漸收縮到大城市,更貴的土地消耗了更多的資金。
這體現在,盡管多家房企的拿地金額同比有一倍以上的增幅,但相比之下,他們在過去一年新增的總建筑面積的增速則低了許多。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楊科偉稱,過去一年土地市場的表現繼續強化了強者恒強的行業現象,即行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市場份額向個別幾家大企業聚集。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表示,從企業角度來看,“強者恒強”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拿地資金的對比,大房企依然有足夠的資金去拿地,而中小房企拿地的節奏顯然是要降下來了。這也使得部分房企在土地市場方面雄心勃勃,而其他房企則“心有余而力不足”。
比如,拿地金額過千億的萬科(000002.SZ,2202.HK)、碧桂園(2007.HK)、中國恒大(3333.HK)和融創中國(1918.HK)4家企業在過去一年的土地收購總金額就超過了5500億元,是后面26家企業拿地總金額的近8成。
不過,報告未列明這30家企業加總的拿地金額中,是否剔除了企業之間聯合拿地的重復數據。此外,報告也未將部分去年交易較為活躍的企業納入其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