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9 01:13:58
從中國銀行業布局看,融資難、融資貴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大型銀行、國有銀行是銀行業的主導,給中小微企業量身定做的中小銀行、身邊的銀行太少。
余豐慧
2016年即將結束之際,4天內5家民營銀行的籌建申請獲銀監會批復。銀行牌照對民營資本仍有強大的誘惑力,預計明年民營資本對民營銀行牌照的爭奪仍會持續。
從宏觀經濟層面以及管理層面考慮,大力發展民營銀行是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融資難、融資貴,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制度性安排。
從中國銀行業布局看,融資難、融資貴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大型銀行、國有銀行是銀行業的主導,給中小微企業量身定做的中小銀行、身邊的銀行太少。
從資本角度思考,正是因為銀行資源缺乏才使得銀行牌照無比珍貴與搶手。關鍵在于興辦銀行在中國仍是利潤回報最高的行業之一。大資本布局民營銀行,充分顯示民營銀行領域頗具投資價值。隨著政策利好的推動,提前布局民營銀行的上市公司有望取得先發優勢和成長機遇。
產業資本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對金融資本以及金融企業就有了自然而然的訴求。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是必經之路。產業資本積累后就有了興辦金融企業的資本基礎,而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高回報特別是中國稀缺的銀行資源對資本具有無限誘惑力。此外,出于自身規模擴張的需求,企業也對金融資本訴求強烈。由于管制較為嚴格,到目前為止,規模很大、發展得很好的銀行并沒有多少,這也造就了歷史最好機遇。
從2013年以后,民營銀行發展即使加快了步伐,也只是發展了此前的5家試點銀行,近期才加大了審批力度。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好現象。民營銀行處在發展風口,受到資本青睞絕對可喜可賀。
銀監會相關人士曾公開表示,民營銀行的設立不搞“計劃生育”,將繼續按照“成熟一家、設立一家、不一哄而起”的原則,積極穩妥推動民營銀行常態化發展。監管部門的表態使各路資本熱情十足。
對于民營銀行的發展,不必擔心“一放就亂”的問題。經過試點后,民營銀行審批的政策標準、準入條件都會成熟與完備起來,并且銀監會也將嚴格審批。
成立后的民營銀行也并沒有盲目發展,沒有爆發大的風險。初期試點開業的民營銀行發展十分穩定。
12月8日,銀監會發布了民營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有關情況。截至目前,銀監會共批準籌建11家民營銀行,其中6家獲批開業。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民營銀行資產總額1329.31億元,各項貸款611.57億元,各項存款428.20億元,平均不良貸款率0.54%,撥備覆蓋率471.21%。
今后在發展民營銀行方面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一是盡量發展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新業態新金融民營銀行,一些大型互聯網公司都應該有設立民營銀行的思想準備。同時,借助產業資本成立的傳統模式銀行要有經營上難度越來越大的思想準備。這是一個全球性問題。
二是一邊審批成立民營銀行,另一邊必須盡快著手允許金融機構包括銀行破產,應該盡快出臺金融機構破產條例。進口打開了,出口必須暢通,否則就會憋出問題。
三是應該加快發展直接融資的步伐。銀行業畢竟是間接融資,要發揮互聯網金融的直接融資手段,發揮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作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