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6-12-26 09:32:13
平安證券發布的最新報告認為,保險資金體量大、久期長、追求絕對收益,是股權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但是今年年末部分保險公司的違規行為使得監管層強化對險資舉牌的監管,敦促險資成為長期資金提供者和善意的財務投資者。預計在低利率、優質資產荒的背景下,明年險資舉牌仍會持續,但將更加規范。
12月份以來,個別險企利用險資在資本市場“快進快出”的激進投資行為、惡意收購以及利用杠桿資金收購上市公司的行為受到監管層的關注,監管層在不同場合強調保險業要堅持“保險姓保”的發展理念,并出臺一系列措施來規范險資的投資行為,其中包括將險資入市比例回調至30%的水平。
受此影響也引發了市場的擔心,對于2017年險資入市預期,平安證券發布的最新報告認為,保險資金體量大、久期長、追求絕對收益,是股權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但是今年年末部分保險公司的違規行為使得監管層強化對險資舉牌的監管,敦促險資成為長期資金提供者和善意的財務投資者。預計在低利率、優質資產荒的背景下,明年險資舉牌仍會持續,但將更加規范。
事實上,險資在二級市場頻頻舉牌的主要資金來源于萬能險,為此,監管層在近期也有所行動。12月初,保監會稱,對整改不到位的前海人壽下發監管函,停止萬能險新業務;暫停恒大人壽委托股票投資業務,并責令該公司進行整改。
華泰證券發布的一份報告稱,監管層的一系列動作并不意味著否認萬能險資金作為投資資金的合理性,而是強調合理運用以及風險管控。對萬能險的資金運用需要建立在以價值投資為目的,進行合理的資產負債期限匹配上。
保監會12月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險資運用余額約為13.1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7.35%,其中,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為18852.32億元,占比14.37%。目前來看,該比例還不到30%的上限。另外,相較于10月份,11月份險資的股票和基金倉位上升240.63億元,這也是自今年5月份以來,險資股票和基金倉位連續第六個月上升,累計上升1887.73億元。
除了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數據之外,保監會披露,今年前11個月,險資剩余資金在銀行的存款為23522.39億元,占比17.93%;債券為43045.28億元,占比32.81%;其他投資為45769.17億元,占比34.89%。
在銀行低利率和資產荒的背景下,今年以來險資的資金運用結構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銀行存款和債券占比出現了下降,而險資在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以及其他投資上的占比呈現上升趨勢,其中,險資其他投資較10月份上漲了1963.54億元。
上述華泰證券發布的報告稱,監管層并不是打擊險資多元化投資方向,而是對不合規投資現象進行管理和規范。低利率和資產荒環境下險資需要多元化投資方式,其中另類和權益是重要方向。而監管也在近兩年“打開前端”,允許險資參與資產證券化和私募基金。雖然權益投資是一大方向,但卻要合法合規。對高凈資產收益率(ROE)、高分紅、低估值、有金融資源協同的標的進行價值投資,作為財務投資者險資受到歡迎和肯定。在動態的調整和規范中,險資對權益投資的傾斜力度將加大,但將更加注重長期投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