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06 21:38:09
作為Fintech的一個子領域,智能投顧近年來得到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創業公司、傳統金融機構紛紛進入這一領域。花旗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過去兩年內,智能系統顧問掌握的資產從2012年的幾乎為零增加到了2015年底的187億美元。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肖樂
每經記者 肖樂
作為Fintech的一個子領域,智能投顧近年來得到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創業公司、傳統金融機構紛紛進入這一領域。花旗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過去兩年內,智能系統顧問掌握的資產從2012年的幾乎為零增加到了2015年底的187億美元。
智能投顧發端于海外,2010年,智能投顧公司Betterment在紐約成立,一年后Wealthfront公司在硅谷成立。其后,傳統金融公司開始布局智能投顧業務,先鋒基金、嘉信理財、貝萊德等機構紛紛上線智能投顧產品,或者收購相關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內的智能投顧行業在近兩年來也有所發展。根據華創證券的統計,2015年到2016年初智能投顧行業投入達到高峰,藍海智投、彌財、財鯨、慧理財等公司獲得天使輪投資;京東智投與愛聚財plus分別完成A輪、B輪融資。同時,互聯網巨頭以及傳統金融機構也在積極布局這一領域。
12月6日,招商銀行正式推出了國內銀行業首個智能投顧產品——摩羯智投。據招商銀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邊琳介紹,摩羯智投將通過機器學習算法,為用戶提供智能化的公募基金投資服務。
“個人投資者在投資基金的時候,往往面臨著如何選基金、基金組合如何確定以分散風險、基金何時賣出等難題。”邊琳表示,智能顧投會根據客戶自主選擇的目標收益要求構建基金組合,同時還可以隨時監測市場變化,進行智能風險預警化。
縱觀當下國內的智能投顧產品,既有投資于海外ETF產品、國內基金產品,也有專門針對A股提供投資組合建議的產品。招商銀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助理王洪棟表示,智能投顧的投資標的必須選擇市場上的標準品,能夠在公開市場上交易,收益率曲線公開披露,也就是公募基金、股票、債券這幾類,“因為所有標準品數據是經得起監管考驗的,同時,連續披露的才能夠形成大數據。”
王洪棟進一步指出,國外的投資標的都是ETF,而國內做的是主動管理的公募基金,這是由于國內和國外市場的有效性不一樣,“國外大多都是機構投資者,能夠及時捕捉市場機會,同時海外ETF產品遠遠多于國內,所以國內以偏主動管理型的公募基金為主,相對于理財產品、保險等也更適合普通投資者。公募基金涵蓋的基礎資產已經非常全面,做任何大類資產的配置,做對沖,風險的分散,都能夠實現,所以在國內主動管理型的公募基金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