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04 18:09:28
《中國改革報》報道,中煤集團決定自11月3日起將動力煤現貨價格在現有基礎上下調10元/噸。神華集團、伊泰集團決定,從即日起對本公司銷售的現貨煤炭價格在原基礎上,下調10元/噸。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李少婷
每經實習記者 李少婷
冬季即將到來,煤市的火熱仍在“仲夏”。
雖然早在9月就已連續調高“穩定煤炭供應、抑制煤價過快上漲預案”響應機制等級,但市場并無明顯回聲。
不過,轉機或許將要出現。
11月3日,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文章指出,“隨著煤炭庫存的大幅上升,一些煤炭骨干企業已經開始主動下調現貨動力煤價格。”
由國家發改革委主管的《中國改革報》也于11月2日報道:“中煤能源集團公司決定,從11月3日起,動力煤現貨價格在現有基礎上下調10元/噸。”
“如果主流煤企帶頭不漲價的話,整體市場煤價的漲勢肯定會有所收斂。”卓創分析師張敏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道。
主流煤企率先降價
今年的冬天來得格外早,11月4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網站披露,北京將于11月13日起供暖。供暖季提前來臨,煤炭需求再度擴大。
然而,在“去產能”的調整背景下,煤炭價格迎來持續上漲。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中國秦皇島煤炭價格在10月31日漲至每噸660~670元,創2012年7月來最高,煤市也被評價為“煤超瘋”。
“從市場角度,本身供應還是偏緊,后續煤價上漲還是有基礎。”張萍分析說。在供求不平衡的情況下,如何保障煤價平穩成為關注焦點,而主流煤企的也因其市場影響力被推至穩定煤價的重要位置。
近日,市場上陸續傳出中煤、神華等大煤企降價的消息。
11月2日,由國家發改委主管的中國價格公報發布報紙《中國改革報》報道稱,中煤能源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煤集團)決定自11月3日起將動力煤現貨價格在現有基礎上下調10元/噸。
另外,中國煤炭運銷協會旗下中國煤炭市場網11月3日援引《中國改革報》的消息稱,神華集團、伊泰集團決定,從即日起對本公司銷售的現貨煤炭價格在原基礎上,下調10元/噸。
“主流煤企一漲價,地方企業、中小企業都跟著漲,龍頭作用、帶頭作用還是很明顯的”,張敏表示,此前,煤企存在抱團漲價的現象。但她也認為,此次降價的幅度仍然較小,影響力度有限。
發改委連續出招
煤價上漲雖讓身處“冷宮”多年的煤企翻了身,但過快上漲的節奏也帶來了一些擔憂,下游企業的壓力增大便是其中之一。
“火力發電廠可能在未來三五年內,會像現在的鋼鐵企業、煤炭企業一樣困難。”澎湃新聞8月引用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總經濟師張樹民的話表示,火電企業處在夾縫中已叫苦不迭。
為將去產能和穩定媒介相平衡,國家發改委早已著手推動解決。
據人民日報報道:為避免出現價格非理性上漲和煤炭供應緊張,部際聯席會議有關成員單位研究制定了穩定煤炭供應、抑制煤價過快上漲預案。根據市場形勢,9月8日和21日,分別啟動了預案二級、一級響應,每天可釋放30萬-50萬噸產能。
“從9月初開始,國家發改委就連續召開會議來保供應、穩煤價,一直就說保證煤炭供應、抑制過快上漲,但是煤價一直在漲”,張萍認為發改委的前幾次會議效果不太明顯,而主要問題在于一直未能解決供需矛盾。
神華集團內部人士11月3日下午則向《每日經濟新聞》接著介紹,神華偏向于市場調節,并在已經完成去產能指標的前提下,釋放先進產能。“神華堅決實行釋放先進產能,并要求發電廠做好增加接收煤炭量的準備”,上述內部人士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