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10 21:47:49
飲食概念股的首日暴漲,給王思聰帶來了3億多港元的賬面盈利,不過,僅三天后,這筆盈利就僅剩不足2000萬港元。
每經編輯 賈麗娟
每經記者 賈麗娟
上周五,一家名為飲食概念控股公司(08056,HK,以下簡稱飲食概念)的企業在香港創業板配售上市,配售價為0.45港元,盤中一度觸及8.02港元,漲幅高達1700%,收盤時回落至4.28港元,漲幅仍高達851%。
港股創業板配售上市不新奇,股價在上市首日暴漲也不新鮮,新鮮的是,這家公司的股東名單中,有“王思聰”三個字,持股10.11%。飲食概念股的首日暴漲,給王思聰帶來了3億多港元的賬面盈利,不過,僅三天后,這筆盈利就僅剩不足2000萬港元。
首日漲8倍次日跌8成
眾所周知,王思聰旗下有一家名為“普思資本”的公司,這家公司已經投資了不少上市公司。而普思資本官網顯示,飲食概念早已列在普思資本的投資名單中,并稱“已于2015年4月份向港交所申報上市”。
今年8月5日,飲食概念終于以配售方式赴港上市并開始交易。按照配售結果,150名“專業機構及其他投資者”認購了2億股配股股份,每股價格為0.45港元。
掛牌當日(8月5日),飲食概念的股價一飛沖天,盤中一度觸及8.02港元,漲幅高達1700%,收盤時回落至4.28港元,漲幅仍高達851%。以此計算,作為配售對象之一的王思聰,其持股8088萬股,投資成本為3640萬港元,上市僅一天,其持股市值便達到3.46億港元,賬面盈利達3.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66億元。
但是,當日成交量僅有205萬股,金額僅有1050萬港元,飲食概念的交易單位為5000股一手,也就是說,當日僅成交了410手。如此小的成交量,能撐得起這樣的漲幅么?更何況,飲食概念的業績連續下滑,公司旗下餐廳均開設于中國香港,截至今年3月底的財年,飲食概念營收為4.6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1%;凈利潤為1812萬港元,較2015年同期的2338萬港元大幅下降22.5%。而2015年的凈利潤,已經較2014年的3956萬港元下滑了40%。
果不其然,飲食概念的股價僅風光了一日。在本周的三個交易日里,飲食概念的股價分別下跌了76.4%、26.73%及8.11%,截至8月10日收盤,公司股價報0.68港元,較最高點的8.02港元已經跌去了92%。而王思聰的持股市值,也迅速縮水到了5500萬港元,賬面盈利僅剩1860萬港元。如果飲食概念的股價在未來跌破配售價,那么王思聰就要虧錢了。
配售上市的創業板“大坑”
只要沒有落袋為安,這種“紙上富貴”終究不踏實。而在港股市場,類似的情況比比皆是,特別是配售上市的公司,往往會出現暴漲后暴跌的景象。
與飲食概念同樣是配售上市的皇璽餐飲集團(08300,HK),8月8日上市首日股價暴漲1166.67%,但9日和10日分別下跌22.11%及58.11%。
上個月配售上市的中國金典集團(08281,HK)上市首日開盤漲56%,但第二日股價便跌到了配售價之下。
此外還有Classified Group(08232,HK),配售價0.55港元,上市首日最高沖至3.6港元,如今一個月過去,股價較高點跌去一半,全天成交量僅剩幾萬股,成了“僵尸股”。可以想象,如果有散戶在高位接貨,只會輸得叫天不應叫地不靈,且可能出現“賣都賣不掉”的情況。
配售上市是香港創業板的一個特殊現象,雖然是新股首次發行,但并不向公眾公開發行,而是向少數投資者配售,導致股權集中,這也遭到了不少市場人士的批評。香港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藺常念就直斥這些全配售股份只是“自己人玩”,且難以查證,對投資者極不公平。
更有市場人士總結了港股創業板的“四大問題”:股權高度集中、成交稀少、股價大起大落,以及淪為“造殼工場”。看來,對于香港創業板,不管其背后是王思聰還是其他牛人,投資者還是需要多長個心眼。
欲閱讀更多股市資訊,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微信號:mjtzb2),或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即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