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09 10:00:55
近日,浪莎股份(600137,SH)公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16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05.38萬元,同比增長了190.81%。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葉曉丹
每經實習記者 葉曉丹
近日,浪莎股份(600137,SH)公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16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05.38萬元,同比增長了190.81%。
對于業績暴增的原因,浪莎股份解釋稱,主要系公司降價處置銷售前期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部分庫存商品和包裝物,轉銷沖回存貨跌價準備,相應沖減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所致。
浪莎股份董秘馬中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兩年(公司)營業收入都處于下降趨勢,這個主要是整個經濟比較低迷,現在內衣市場競爭比較激烈,大環境市場不好,銷售不旺。”
營收連續三年下滑
據了解,浪莎股份的主營業務,包括針織內衣、針織面料的制造,商品批發與零售,進出口業,投資管理咨詢等。
從近三年財務數據看,浪莎股份連續三年出現了營業收入下滑,2015年甚至還出現了利潤首次虧損。浪莎股份年報顯示,其2015年營業收入為2.05億元,比2014年下降37.94%,實現凈利潤2068.31萬元。
馬中明表示,“這兩年營業收入都處于下降趨勢,這個主要是整個經濟比較低迷”,為此,浪莎股份在行業產能過剩的壓力之下,通過降低成本來維持自己的銷售和市場份額。但產品出廠價格下降,企業的成本又具有一定的剛性,直接的結果導致企業的利潤不斷受到擠壓,越來越薄。
據市場研究機構英敏特的數據,中國內衣市場規模在五年內翻了一番,增至180億美元。市場咨詢機構歐睿(Euromonitor)預計,到明年中國女性內衣市場的零售價值有望達到250億美元,達到美國市場的兩倍,到2020年這一數據可增長至330億美元。
一方面是整個內衣市場規模在擴大,但另一方面,對浪莎來說,卻面臨著營收下滑、利潤不斷減少甚至虧損的經營困境。
鞋服獨立評論員馬崗認為,“不是行業不行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場的變化。以前市場小,有幾家企業做得比較好,可現在市場變大了,但是消費者的需求變多了,而一些企業沒有跟上消費者的節奏做一些調整,這表現在企業對市場反饋、消費者需求的脫節。”
轉型收效不明顯
從整個行業來看,據近日公布的一份基于阿里巴巴銷售數據的《女性內衣消費趨勢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的內衣市場高度分散,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通過電商渠道進入消費者的視野,這一市場未來的品牌集中度還將進一步下降。隨著一二線城市消費及渠道日趨飽和,線下門店的經營風險日益增加,線上電子商務憑借市場規模增長迅速、運營成本低等方面因素,成為拉動女性內衣消費增長的引擎。
其實,從浪莎股份披露的2015年報中不難看出,受經營壓力的影響,浪莎股份也在積極謀求轉型。2014年末浪莎內衣的實體店門數為727家,到2015年末已經精減為560家,其中2015年新開114家,關閉281家。
此外,浪莎股份還進行了有關電商的戰略性開發,其全資子公司浪莎內衣與廣東斯柏麗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6日簽訂了《電商項目戰略合作開發協議書》,同意雙方共同投資設立一家有限責任公司,同時還推廣微商等線上銷售渠道。
不過從年報披露的線上線下盈利來看,并不盡如人意。2014年公司線上營業收入為1.33億元,占全年營收的40.20%,而2015年浪莎股份線上的營收不升反降,僅為6217.10萬元,占全年營的30.60%。
對此,馬中明表示,“現在電商這塊大家都在做,感覺這塊市場有點亂。內衣行業競爭激烈,準入門檻比較低,主要還是靠品牌,浪莎主要的品牌是襪子,做內衣這塊業務比較遲一些,所以浪莎內衣的消費認知度比浪莎襪業要低一些。由于前幾年很多企業擴張速度比較快,這幾年整個內衣行業基本都是去庫存。”
年報顯示,浪莎股份2015年存貨余額為9357.75萬元。“庫存實際上會占用企業渠道的資金,如果下游被老的庫存占有了,沒辦法進新產品,消費者對新品消費的欲望都會壓抑著,也導致企業業績不佳。”馬崗認為,去庫存和企業的管理有關系,更多和下游銷售環節管控有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