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上半年亞洲資本對日企并購額勁升9倍 中國企業扮重要角色

人民日報 2016-07-20 11:42:59

今年上半年,海外資本針對日本企業的并購額達到1.73萬億日元,是去年同期的3.6倍,創下9年新高。其中,來自亞洲的資本占據78%,是去年同期的10倍。

據日本并購咨詢公司RECOF統計,今年上半年,海外資本針對日本企業的并購額達到1.73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06日元),是去年同期的3.6倍,創下9年新高。其中,來自亞洲的資本占據78%,是去年同期的10倍。日企正在成為亞洲資本收購的對象。

一些有實力的亞洲企業力求向產業上游攀升

今年6月,中國資本在日本完成了兩樁大手筆并購。先是騰訊領銜的投資財團出資86億美元,取代軟銀成為芬蘭移動游戲開發商Supercell控股股東,創下全球游戲業迄今最大規模單筆收購合約。再有美的集團出資500億日元收購日本東芝旗下白色家電業務。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今年首次發布的《2015年對日投資報告》也佐證了這一點。2015年,美國仍是對日投資單一最大國,但在對日投資前十名中,新加坡、韓國、泰國、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等亞洲國家及地區占據6席。

亞洲資本對日投資有幾個特點:

一是看好日本企業的技術和品牌,主動承接全球制造業的轉移升級。

臺灣鴻海集團出資3888億日元收購夏普66%的股份,美的集團收購東芝白色家電業務都屬于此類。近幾年日本消費電子產業競爭優勢下降,而亞洲代工企業在經過數十年的積累后,也不再滿足于“生產基地”的角色,迫切希望向產業鏈上游進發。恰逢夏普、東芝經營不善陷入巨虧,鴻海和美的事實上扮演了資本“救助者”的角色。

二是積極投入旅游等新興產業。

近年來,日本通過放寬簽證等大力吸引外國游客。2015年訪日外國游客人數將近2000萬人次,是上年同期的1.4倍。中國和東南亞游客更是成倍增長。廉價航空、免稅店、賓館等旅游設施成為亞洲資本的“新寵”。中國的春秋、吉祥等航空公司紛紛增設中日之間的航線,給眾多因人口減少而經營蕭條的日本地方機場注入活力。

此外,伴隨新興國家中產階級生活水平的提高,亞洲資本對日本金融、房地產、食品出口等高端服務業的興趣日漸濃厚。在近兩年的大型并購案中,包括多起亞洲資本對銀行、商業地產和大型商社的入股和收購。

富士通總研首席研究員金堅敏告訴本報記者,日元貶值是亞洲資本積極投資日本的重要原因。量化寬松政策令日元在過去3年對美元等主要貨幣貶值近三成,日元資產變得相對便宜。

另一方面,包括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內的全球制造業都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課題。東芝等日本家電企業雖然在制造環節的優勢不再,但其技術和品牌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仍有較高附加值。兩者對接,既有利于日本家電行業加快非優勢部門的出清轉型,也有助于中國和東南亞代工企業的技術升級。

中國企業帶來經營新理念,讓老牌日企重獲生機

長期以來,日本一直在亞洲扮演著資本和技術領導者的角色。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的報表中,日本也被列出亞洲之外單獨存在。日本在亞洲的投資面臨技術與市場脫節的難題,而日本國內市場也存在因循和排外的一面,在互聯網經濟時代顯得銳勁不足。亞洲資本的“逆襲”,讓日本先進的技術和管理能更好契合亞洲新興市場龐大的需求,催生出新的商業形態和文化。

2009年,中國企業蘇寧電器(現蘇寧云商集團)出資控股日本老牌家電零售連鎖企業Laox,成為中國資本入股日本上市企業首個案例。抓住中國和東南亞訪日游客迅速增加的契機,Laox轉變商業形態,打造面向外國游客的大型連鎖旅游免稅商店。6年過去,Laox的資本金從收購時的189億日元增至397億日元,經營利潤扭虧為盈,股價從50日元一度飆升至300日元;門店從收購時的10家增至41家,員工數從不足百人增至千人。Laox還與日本知名服裝企業聯手,建立針對中國等海外顧客的線上商務。其自主開發的化妝品品牌也于近日面市。Laox社長羅怡文向本報記者表示,今后Laox不僅要不斷滿足亞洲訪日游客的購物需求提升,還要逐步探索吸引日本本地顧客。

海爾集團2012年收購了三洋電機在日本的冰箱、洗衣機業務和東南亞的白色家電業務,成立亞洲研發中心。海爾亞洲并未滿足于對三洋技術的照單全收,而是對其相對保守封閉的企業文化進行改造,建立以市場為中心的開放式創新體系。在短短3年時間里,海爾不僅終結了三洋長達15年的虧損,還開發出數款令市場耳目一新的產品。日本媒體盛贊:“曾經締造出獨一無二產品的老三洋創新精神終于在海爾重新迸發。”

對外來投資態度更加開放,但投資環境仍需改善

不過,由于法律規制、市場環境等的不同,亞洲資本要在日本生根并非易事。

前不久,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就因為收購過程中,夏普表現出的低效和反復大光其火。

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最新調查,阻礙外資投資日本的前5個因素分別是:復雜的商業體系和結構、找不到合適的人才、語言交流困難、日本市場的特殊性和高昂的商務成本。

相比3年前的同類調查,受物價長期通縮和法人稅率下降等影響,商務成本不再是阻礙外資投資的首要因素。日本企業管理層的工資水平已經和亞洲同地區的新加坡和香港持平,低于主要經合組織國家。而日本法律、商業、文化的特殊性和“高門檻”躍居首位。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理事長石毛博行告訴本報記者,日本已經連續3年吸引外資超過對外投資,外資對日本經濟復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本企業對外來資本的態度變得更加積極和開放,日本政府正在探討進一步放寬對外資進入的限制。

責編 陳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海外并購 走出去 投資環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