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6-07-18 16:39:58
傳統車企對于“互聯網+”為汽車行業所帶來的改變普遍持認可態度,但對于互聯網企業能否直接進入整車制造領域卻存在著不同意見。
互聯網與汽車兩個原本關聯不大的產業近兩年越來越“親近”。借助新能源汽車推廣普及的勢頭,互聯網企業紛紛進入汽車制造領域,欲分享“新能源+智能汽車”這塊“新鮮出爐的蛋糕”。
資本與車企“熱情擁抱”
2015年被汽車行業人士稱為“互聯網造車”元年。國際上,微軟、蘋果、谷歌等巨頭早已有所行動;國內的樂視、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互聯網企業也紛紛投身“智能汽車”領域。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銷售增速放緩,許多傳統汽車廠商也開始“擁抱”互聯網企業,意欲借“智能網聯”概念尋求自身發展新支點。
正在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上,上汽集團便帶來了與阿里巴巴集團聯手打造的榮威RX5車型。經營榮威品牌的吉林省銘振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張鵬說,該車在集成兩家企業優勢技術的基礎上,開放融合互聯網和大數據,圍繞用戶的“車生活”提供智能出行服務。
榮威RX5既是阿里巴巴集團全面進軍汽車產業的象征,同時也是上汽集團主動擁抱互聯網企業轉型發展的標志。
樂視繼發布樂視超級汽車LeSEE概念車后,近日又攜手廣汽集團、眾誠保險聯合成立大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利用廣汽的線下汽車全產業鏈,自身的線上內容、渠道、流量以及眾誠在專業汽車保險服務及風險管理上的優勢,打造集修車、用車、買車、租車換車一站式電商平臺。
潮流還是泡沫
本屆長春汽博會的主題為“智能汽車,改變生活”,長春汽博會現場也有多家廠商推出了“智能交互”“車聯網”等以“智能網聯”為賣點的車型,吸引了眾多目光。
“在互聯網+時代,智能網聯化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大趨勢。”凱翼汽車銷售部部長孫昭說。
傳統車企對于“互聯網+”為汽車行業所帶來的改變普遍持認可態度,但對于互聯網企業能否直接進入整車制造領域卻存在著不同意見。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公開表示,有些企業不懂汽車,之所以“造車”,意在資本市場。
馬云在榮威RX5的上市發布會上表示,汽車行業擁有很多核心技術,進軍汽車行業的目的是把汽車變得更智能。
目前,隨著新能源汽車推廣和普及,汽車制造方式正發生改變,核心零部件由發動機、變速器等變為電池、電機、減速器等,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互聯網企業等造車“門外漢”機會,但要真正打開這扇門,未必如互聯網企業設想的那么容易。
“相比于講故事搞噱頭,更應該注重于打基礎、練內功,一步一個腳印地做技術開發和實驗。”孫昭說。
打造“中國特斯拉”路在何方
因為有特斯拉這樣的成功范例,互聯網企業紛紛效仿,欲循此套路實現“造車”夢想。
專家分析,首先,汽車作為一個典型的“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行業,資本對于造車者的意義不容置疑。然而,汽車投資周期較長,互聯網企業相對“短平快”。即便如特斯拉、比亞迪這般在“新能源”“智能”上走在前面的企業,也在承受著巨大的資金壓力。
如何協調資本與收益之間的關系,成為互聯網企業投身汽車領域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其次,“智能網聯”與汽車真正融合并非生硬的將兩者拼湊在一起,而是應該使兩者有機結合,產生“化學反應”,從而讓駕駛者擁有更具“未來感”的使用體驗,增加汽車的產品屬性。
“無論打出什么旗號,車輛的駕乘體驗永遠是第一位的。投身汽車市場的互聯網企業更應苦練內功,在汽車的本質屬性上多下工夫。”專家如是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