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美股創新高背后 2016美股牛市動能解析

每經投資寶 2016-07-17 21:23:58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經過深入研究后發現,此輪美股牛市背后卻暴露出兩大隱憂:一,不同于此前主要是新經濟企業助推股指上揚,2016年以來,推動美股上漲的大多是防御類股票;二,指數盈利略有下降的同時,市盈率變高。

每經編輯|孫宇婷    

每經記者 孫宇婷

近期,美國股市表現搶眼,成為全球股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美股從英國“脫歐”公投后的下跌行情中接連反彈,并悉數收復失地。截至7月15日收盤,標普500指數報收于2161.74點,周漲幅達1.5%,不僅創下1998年3月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周,也刷新了歷史新高。

然而,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經過深入研究后發現,此輪牛市背后卻暴露出兩大隱憂:一,不同于此前主要是新經濟企業助推股指上揚,2016年以來,推動美股上漲的大多是防御類股票;二,指數盈利略有下降的同時,市盈率變高。

隱憂1:防御類股今年以來大漲逾20%

過去13個交易日,標普500指數有10天上漲,累計漲幅達8.06%,一舉抹去了英國“脫歐”公投后5.3%的跌幅。自6月27日以來,美股市值增加了近2萬億美元。據彭博終端數據顯示,這也是有史以來美股市值增加最快的時期之一,標普500指數的表現完全超出了華爾街的預期。

在次貸危機沖擊下,自2009年3月美股見底以來,股市開始步入延綿7年的長牛。不過,2009年~2015年美股走牛的重要原因,在于美聯儲史無前例的量化寬松政策(QE)和低利率市場環境帶來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回暖,并刺激企業回購巨量股票,改變了整個市場的供需關系。這段時間,推動美股走牛的核心動力主要來自新經濟板塊,尤其是互聯網和醫療保健企業的崛起,表現突出的個股包括蘋果、谷歌、亞馬遜等。

進入2016年后,盡管標普500指數依然不斷創下新高,但背后的推動力出現了巨大變化。

從個股看,今年以來漲幅前五的依次是紐蒙特礦業(129.74%)、Oneok燃氣股份有限公司(95.13%),自由港邁克默倫股份有限公司(93.65%)、西南能源公司(88.47%)、Range資源公司(75.13%),均來自能源行業。

而此前熱門的醫療保健類股卻黯然失色,Endo制藥控股有限公司(-71.20%)、醫療保健供應商Perrigo公司(-34.55 %)、Alexion制藥公司(-34.17%)成為今年的領跌股。

據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梳理,今年以來,標普500累計漲幅達到5.76%。同期十大行業中,漲幅最大的是電信服務和公用事業板塊,分別漲22.07%以及20.03%;受大宗商品反彈推動,能源、原材料分別漲15.87%和11.74%;必需消費品(10.26%)、工業(10.15%)、非必需消費品(3.59%)緊隨其后;金融板塊是十大行業中唯一的負收益板塊,累計跌1.46%。而此前的牛市“發動機”——IT和醫療保健行業表現一般,僅分別漲2.85%和2.76%。

此次領漲的公用事業、電信服務等板塊被視為傳統的安全投資品種,它們的上漲往往暗示市場避險情緒濃厚。

隱憂2:盈利減少股票變貴

除避險因素外,美股創新高背后,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盈利是否出現了改善?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研究發現,2015年末時,標普500指數每股收益為109.61美元,對應市盈率18.65倍。截至今年7月15日收盤,指數每股盈利減少1.59%至107.87美元,而同期市盈率卻增長7.45%至20.04倍。也就是說,在整體盈利略有減少的情況下,股票變得更貴了。

截至7月15日,標普500指數近12個月每股收益(EPS)中值為20.79美元。高于這一平均水平的行業包括:必需消費品(24.62美元)、醫療保健(24.07美元)、能源(22.65美元)、IT(22.42美元)及原材料行業(21.11美元)。

而公用事業(20.73美元)、工業(19.14美元)、電信服務(18.21美元)、金融(18.04美元)以及非必需消費品(17.53美元)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顯然,今年美股漲幅最大的電信服務和公用事業,并非盈利情況最好的板塊。

再來看權重變化。據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梳理,截至去年末,標普500指數十大行業中,權重由大到小依次為IT(20.69%)、金融(16.47%)、醫療保健(15.16%)、非必需消費品(12.89%)、必需消費品(10.06%)、工業(10.05%)、能源(6.5%)、公用事業(2.99%)、原材料(2.76%)及電信服務(2.43%)。

目前標普500指數市值權重排名毫無變化。權重方面,IT、金融及醫療保健行業依然呈三足鼎立之勢。隨著今年板塊個股明顯上漲,公用事業、原材料、電信服務等權重有所上升,但仍不足以撼動此前奠定的權重“座次”。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同時注意到,在標普500創下新高的同時,僅僅15%的成分股處于52周以來高位。而2013年標普500首次刷新2007年創下的紀錄時,有40%的成分股處于高位。

受宏觀經濟趨勢變化、美國GDP放緩、低利率等因素影響,法巴銀行經濟學家預計,資金將繼續輪動進入防御性類股。

“全球資本竭力尋找均衡點是吸引投資者進入美股的因素之一”,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的美股首席策略師凱特·摩爾表示,“但是,最大的機會存在于持續盈利增長和股息增加預期的板塊。”

美股創新高背后:質疑聲四起 上漲攻擊性有限?

每經記者 孫宇婷

眼下,擺在投資者面前的利好包括一系列強勁的經濟數據,以及對企業盈利的樂觀估計和對美聯儲維持按兵不動的預測。

然而,這輪由防御類股領銜的上漲以及存疑的安全性,又讓美股策略師感到悲觀。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在接受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采訪時就表示,在避險模式下,美股這輪上漲的攻擊性有限。

傳統安全交易眼下沒那么安全

花旗集團美股策略師托拜厄斯?列夫科維奇近期提醒投資者,不要過分關注傳統的安全交易。

他表示,他所在機構擔心投資者把這種投資主題看得太重了。隨著美國國債收益率變得更低,投資者正在尋找替代品種,并買入高股息的電信和公用事業等板塊,后者目前已經成為昂貴且擁擠的交易。

“這正是我所擔心的。為了方便地獲得防御類股創造的股息收益,他們正在以一種近乎絕望的方式搜尋一切可獲得收益的途徑,這是他們買入這類股票的初衷。”列夫科維奇表示。當投資者過度沉迷于防御類股票時,“這類股票反而就會變得不那么安全和有防御性了。”換言之,這類交易并不像過去那樣安全。

“在一些情況下,我甚至非常擔心。比如公用事業類股,目前其市銷率處于25年高位,它們未來并不會產生30%的收益增長。”列夫科維奇稱。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在接受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采訪時表示,“防御類股大漲,加上美國國債息率處于低位,使得美股此輪上漲的攻擊性有限。”

復興宏觀研究公司經濟學家尼爾·杜達認為,各類資產市場存在高度關聯性,在過去,各類資產的變化是同時卻不同向的,但現在是同時且同向變化的。金融市場中,資產價格變化所表現的特征更像是危機時期中,而非危機發生前期。

標普500創新高是個假象?

盡管美股刷新了歷史新高,但一位頂級美股技術分析師卻指出,這輪上漲并非無懈可擊。7月15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連續五天收于紀錄高位,而標普500指數在五個交易日中,收盤點位有四天刷新了歷史新高。

許多投資者在這波上漲中沖進股市,受到大型銀行盈利和零售業強勁銷售數據提振,股指進一步走高。一切看起來似乎都很美好,但Cornerstone Macro技術分析師卡特·沃森卻表示,“實際上,美股表現令人失望”。

投資者會因股市走高而看多,也會因為股市低迷而看空,“但問題在于,在一個絕對的基礎上,相比去年5月,市場沒有出現任何變化。事實上,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處于風險調整的基礎上。”沃森在CNBC的Fast Money節目上表示。

與其他的關鍵指標如國債、黃金和房地產比較,前述資產基本實現了雙位數反彈,但股市卻是自去年5月以來表現最差的主要資產類別。

如果看標普總回報指數,其軌跡明顯低于標普30年債券期貨總回報指數;如果根據通脹水平進行調整,標普500指數還沒有達到今年3月2000點的高位。“我們需要有意義的上漲,”沃森說道。

誰在買入?

近期,股票型共同基金出現大量資金流出,但標普500指數在7月11日~15日一周的漲幅逾8%,堪稱漂亮。那么,這波高位究竟是誰買出來的?

“嚴格來說,從基金的資本流動數據角度,無法對這波漲勢進行解釋。”貝萊德集團CEO 拉瑞·芬克表示。

芬克在接受CNBC采訪時稱,“機構投資者空頭回補、央行的資產購買等行為應該是推高美股的主要原因,市場當前應該是處于避險(risk-off)模式。”

通常而言,risk-off時,投資者為了規避風險會大量拋售風險資產,購入美元和美國國債等安全資產。

目前,固定收益類產品出現大量資金流入。芬克表示,“如果有誰告訴我10年期國債收益率現在處于0.75%,我一點都不會意外。當然,我并不是在預測這件事。”

在芬克看來,此次買入美股的并非是新流入的資金,而是機構投資者空頭回補,止損此前的做空交易。

“自英國“脫歐”公投以來,ETF資金流入幾乎處在記錄高位,規模為180億美元。但在共同基金領域,我們卻持續看到了資金流出。”芬克稱,這既反映出個人投資者在撤出,也反映出英國“脫歐”公投前做空美股的機構投資者正在急于重新調整資產組合。

芬克稱,央行大量的資產購買和企業回購股票或許也是抬高股價的推手。“我們看到全球投資者都在暫停投資,我們也看到去年有大量資金從股市上流出。但是,美股還是創下了紀錄,這反映出央行在債券購買、企業在股票回購上花了多少錢。”

一位資深美股投資人向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表示,從一個健康的股市角度看,上市公司出現大范圍盈利改善、貨幣和財政政策進一步明晰,將增強市場信心,并為股市帶來真正的支撐。“目前看來,如果沒有出現這些利好,這波漲幅可能只是暫時的。”

欲閱讀更多股市資訊,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微信號:mjtzb2),或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即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美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