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太子妃》《盜墓筆記》下線 審核趨緊不改資本熱情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1-22 00:55:16

近年來,帶有“網絡劇概念”的上市公司一抓一大把。面對政策或生變的風險,這些上市公司該怎么辦?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丁舟洋 吳林靜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丁舟洋 吳林靜

“應有關部門要求,1月20日12: 00起,《太子妃升職記》(以下簡稱《太子妃》)暫時下線。”昨日(1月21日),沉默了一天的樂視發布聲明,也證實了網上此前的傳聞。20日下午,《心理罪》、《盜墓筆記》、《暗黑者》、《探靈檔案》等網劇,也從騰訊視頻、愛奇藝等平臺下架。

業內人士表示,上述網劇多因內容“尺度較大”而被下線。但更讓市場不安的是,業內盛傳,2016年春節期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將召開官方會議,專門針對眼下火熱的網劇市場進行討論和規范。雖然上述消息未被證實,但目前屬于“自審自播”的網絡劇,審查趨緊已成為業內共識。

近年來,帶有“網絡劇概念”的上市公司一抓一大把。面對政策或生變的風險,這些上市公司該怎么辦?

一位不愿具名的影視公司高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資本市場對網絡劇的追逐并不會因此降溫。“即便政策收緊,有創意、符合目標受眾需求的精品網劇依然會有市場。”

監管收緊是大趨勢

“像臭豆腐一樣不好聞,但一看就停不下來”,這是網絡自制劇《太子妃》獲得的經典點評。該劇話題與槽點齊飛,在沒有大明星、小成本投資的情況下,點擊量超過23億次,成為一部現象級的“神劇”。但正值大結局之際卻被下線。

其實早在幾天前,就已有風聲。1月16日有微博網友爆料稱,《太子妃》將遭廣電強制下線,理由是“有傷風化”。1月21日,樂視方面公開表示,《太子妃》部分內容正在作優化處理,之后將重新上線。

與此同時,還有5部知名網劇從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大型視頻網站上下線。騰訊視頻方面聲稱:正在持續自審自查,按照規范進行調整。

事實上,這已不是第一部因內容問題而被下線的網劇了,但因為業界盛傳廣電總局近期將開展官方會議,屆時網劇的管理規范或有“新政出臺”,這一輪下架就被視作“政策落地”的前兆了。

未來網絡劇的審核權是否將走向何方?會不會變得和傳統電視劇一樣?業界爭論不休。但大家的共識是,監管收緊肯定是大趨勢。

不會撼動資本熱情

“下架不是世界末日,有些劇整改了還能回來。”資深影視觀察者李星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藝恩研究總監劉翠萍分析,2015年是網劇的爆發階段,從自娛自樂變為全民狂歡。像華策影視這樣的老牌影視上市公司現在都在涉足網劇,可以說這是未來整體發展的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有不少上市公司通過收購網劇制作公司的方式,涉足網劇行業。也有擅長拍網劇的上市公司直接掛牌新三板,甚至借殼上市登陸A股,如驊威股份、慈文傳媒、鹿港科技、傳視影視等公司,都被研報貼上了“網劇概念股”的標簽,尤其是傳視影視,2015年底連續公布4部網劇獲得制作許可證。

對于身處風口的網劇行業,以及成千上萬徘徊在門口的資本熱錢而言,或將生變的審核制度,會使他們的熱情降溫嗎?

上述影視公司人士并不認為“政策風險”會撼動資本的熱情。他表示,資本之所以熱捧網劇,是因為相比于電影和傳統電視劇,網劇的投入還是相對較小,一旦成功,收益率極高。“而且網劇政策再收緊,也不會嚴過電影審查。只是影視行業的投資往往成功的少、失敗的多,失敗就讓政策背黑鍋。我覺得尺度不是網劇成敗的關鍵,大家與其擔心政策,還不如好好琢磨一下怎樣提高網劇的質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盜墓筆記 下線 太子妃升職記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