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30 18:53:24
12月30日,《每日經濟新聞》從B2B平臺票管家方面證實,票管家(上海)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新三板(證券簡稱:票管家,證券代碼:835260),這也宣告作為國內旅游行業效率放大器的B2B平臺企業,票管家正式開啟了它的資本市場旅程。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夏冰
每經記者 夏冰
在線旅游B2B平臺的快速崛起,給在線旅游行業澆了桶油,資本對旅游B2B熱度仍在持續。
12月30日,《每日經濟新聞》從B2B平臺票管家方面證實,票管家(上海)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新三板(證券簡稱:票管家,證券代碼:835260),這也宣告作為國內旅游行業效率放大器的B2B平臺企業,票管家正式開啟了它的資本市場旅程。
公開資料顯示,票管家成立于2012年5月,是國內首家全平臺化運作的在線旅游B2B服務商,也是國內以B2B為核心的在線旅游大數據綜合服務商。
對于票管家上市后的轉型大戰的謀劃及安排,票管家董事長黃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步將不斷整合智慧景區產業鏈資源,著力拓展在智慧旅游產業領域的業務,構建智慧旅游產業平臺,實現公司轉型的戰略構想。
欲從平臺型向服務型公司轉型
根據票管家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15年1月至6月,票管家營業收入為1880.316萬元人民幣,2014年與2013年分別為5260.604萬元人民幣、5214.104萬元人民幣。最近兩年一期,票管家的凈利潤金額分別為 85.64 萬元、-168.40 萬元、-309.69萬。
自去年以來,旅游B2B的熱度不斷升級,并持續受到資本追捧。在6月份拿到融資后,票管家逐步推進業務創新與轉型,從平臺型公司向服務型公司穩步邁進。其此番成功登陸新三板,也驗證了資本市場對于B2B平臺核心價值和企業戰略轉型的認可。
“票管家的上市還是順了一個大勢,即在線旅游B2B供給側效率的提升,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和肯定;第二,其發展路徑是切入到景區的上游資源,以景區的資源點作為整合平臺,整合未來符合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的大型生活需求,滿足碎片旅游產品的一種整合,票管家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的存在符合市場需求。”執惠旅游創始人、旅游O2O分析師劉照惠如是分析。
對于票管家上市后的轉型大戰的謀劃及安排,票管家董事長黃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旅游市場空間巨大,“互聯網+”將產生數萬億的紅利,使得旅游產業加速了迭代與升級的步伐。票管家下一步將不斷整合智慧景區產業鏈資源,著力拓展在智慧旅游產業領域的業務,構建智慧旅游產業平臺,實現公司轉型的戰略構想。
整合仍有不少路要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的在線旅游B2B平臺主要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是渠道運營模式,例如旅游百事通,通過加盟門市的方式聚集供應商和分銷商形成分銷體系;第二種是供應商或聯盟自建模式,例如馳譽旅游,通過吸引原有的經銷商在系統上查詢下單;第三種是開放平臺模式,如票管家和欣旅通。這種同業交易平臺通過整合形成了交易閉環和旅游生態圈,被認作是未來在線旅游的趨勢之一。
在旅游行業分析師看來,雖然在線旅游B2B行業多家企業存在,但多為景區、酒店、跟團游、自由行等單個產品或單條線路,票管家向服務型企業轉型后,或將成為在線B2B企業中首個依托平臺向全產業鏈轉型的企業。
環球旅訊分析師包力維表示,作為旅游行業的B2B平臺來說,打通產業鏈各個環節,加快資源整合效率,通過互聯網改造降低原有的人力和營銷成本,縮短產業鏈,從而達到新的利潤分配體系,做旅游經濟運轉的效率放大器,對于提升旅游行業的線上滲透率有極大幫助。
對于未來的發展形勢,劉照惠也直言,“未來票管家還將面臨不少挑戰,碎片化旅游資源還是有難度的,對于票管家及國內其他B2B平臺,通過系統來整合思路是對的,考慮到線下的信息化發展程度,以及基礎設施方面的挑戰,還有不少的路要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