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16 21:50:10
"公司希望引入能夠戰略互補的投資者,目前已經有幾家意向方在洽談。"謝海對記者表示,實際上公司已經實現了盈利,只是因為成立時間短不能直接IPO,登陸新三板也是為下一步A股上市奠定基礎。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岳琦
每經記者 岳琦
對于去年虧損超過100億元的攀鋼集團來說,產業轉型開拓新業務已經迫在眉睫。
12月16日,攀鋼集團斥巨資打造的第三方平臺"積微物聯CⅢ平臺"宣布正式全面上線運營。記者獲悉,攀鋼集團在積微物聯CⅢ平臺線上線下的投資規劃為40億元,目前已經投入5億元,明年還將繼續投資5億元。
事實上,自稱"西南最大鋼鐵電商"的積微物聯鋼鐵子網從今年7月運營以來就飽受爭議,"既賣鋼材也賣水果"的電商模式讓外界頗為疑惑,而且國內鋼鐵電商平臺近300家,大多數燒錢之后盈利情況并不樂觀。
"水果只是幫客戶做展示,并沒有實質性運營。"對此,積微物聯投資方攀鋼集團成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攀鋼成投)總經理謝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積微物聯鋼鐵子網模式與其他平臺不同,而且限于西南區域,依托攀鋼的市場資源和線下實體物流體系優勢,讓企業更好地度過行業寒冬。
但對于仍然深陷巨虧的攀鋼集團來說,巨額投資電商平臺并不輕松。而謝海則透露,積微物聯已經在籌劃登陸新三板,預計明年擇機掛牌,而且同期還將引入不同類型的戰略投資者,未來的目標是轉板A股市場。
巨虧102億押注鋼鐵電商
趁著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東風,攀鋼集團也正式向外界推出了其"互聯網+"的戰略布局。12月16日,"積微物聯CⅢ平臺"宣布正式全面上線,作為該平臺的投資方攀鋼成投在推介活動中并不愿提及其攀鋼集團的"央企背景"。
在鋼企"寒冬"之下,西南地區鋼企巨頭攀鋼集團也成為虧損大戶。據"13攀鋼MTN001"企業債公告顯示,2014年攀鋼集團凈利潤虧損達到102億元,主要原因為旗下上市公司攀鋼釩鈦虧損加劇,而且鐵礦石和鋼鐵產品價格持續下滑。
在連年巨虧之下,攀鋼集團的轉型布局毫不遲疑。事實上,早在2013年7月,攀鋼集團、攀鋼成都鋼釩、攀鋼國際經濟貿易三家主體聯合成立了攀鋼成投,注冊資本達到1億元。而據攀鋼成投人士介紹,積微物聯CⅢ平臺的線下籌備早在2011年就開始進行,先后投資達海產業園線下體系和積微物聯線上平臺。
"鋼鐵行業面臨產能過剩、流通成本高、效率低、信用體系缺失等痛點。"據積微物聯方面介紹,積微物聯CⅢ平臺是落實"互聯網+"國家戰略,從傳統制造型企業向服務型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有自己獨特的思路和路徑。
鋼企做電商平臺在業內并不新鮮,而其初期的模式也頗受質疑。今年7月,積微物聯鋼鐵子網上線運營時,外界對其運營模式并不看好。記者注意到,當時該平臺上除了鋼鐵產品,另有新鮮水果代售,試圖打造"綜合性電商服務平臺"。
對此,謝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時只是幫助一些大客戶代為展示水果等產品,目前平臺在線交易量近30萬噸,交易額突破5億元,已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鋼鐵電商交易平臺。
面對目前國內300多家鋼鐵電商平臺的競爭,積微物聯CⅢ平臺優勢何在?謝海認為,積微物聯與寶鋼歐冶云商、找鋼網、鋼銀等鋼鐵電商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對實體物流的控制,而且攀鋼具備西南的市場資源優勢,已經作為VIP客戶入駐平臺。
欲掛牌新三板引戰投
事實上,國內鋼鐵電商也并非沒有看到線下體系的重要性。歐冶云商通過股權互換、協議加盟等方式,已經形成倉儲總規模能力5000萬噸,找鋼網、鋼銀等電商平臺也在積極通過項目合作、輸出管理等方式構建自己的電商物流配套體系。
而要保持鋼鐵電商的線下優勢,對產業園及物流體系的投資都將是重資產模式。據介紹,達海產業園項目在鋼材倉儲、加工、物流及信息化等方面的規劃投資高達20億元。
按照攀鋼成投的規劃,未來將以達海品牌構建專業化的物流園綜合體和鐵路、公路物流協同運營的實體物流體系,以積微品牌打造電商核心平臺和互聯網金融服務體系。據謝海透露,該項目總體規劃投資將達到40億元,除鋼鐵子網外還將運營積微鈦網、積微運網。
"搭建西南最大的鋼鐵、全國最有影響力的釩鈦及其他產業的綜合電子商務平臺。"攀鋼成投的這個目標實現起來并不輕松,而該公司的幾家股東單位的經營情況也不甚樂觀,2015年前三季度,攀鋼集團凈利潤虧損52億元,較上年同期虧損22億增虧超過1倍。而作為攀鋼成投股東的攀鋼成都鋼釩2014年虧損也高達11.26億元。
借助資本市場已經成為鋼企電商不約而同的選擇。12月15日,上海鋼聯(300226,SZ)旗下鋼銀電商獲準掛牌新三板。據攀鋼成投介紹,積微物聯也啟動了新三板掛牌項目,目前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已全部進場,預計2016年將全部完成上市輔導及改制工作,登陸新三板。
"公司希望引入能夠戰略互補的投資者,目前已經有幾家意向方在洽談。"謝海對記者表示,實際上公司已經實現了盈利,只是因為成立時間短不能直接IPO,登陸新三板也是為下一步A股上市奠定基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