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人物

每經網首頁 > 商業人物 > 正文

“淘品牌”落地實體門店 阿里銀泰融合加速

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08 23:02:39

據Wind資訊統計,已公布三季報或三季報預告的30家百貨零售上市公司中,有15家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占比5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徐杰     

◎每經記者 徐杰  

12月8日下午,阿里巴巴杭州西溪園區報告廳內,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站在主席臺上,銀泰商業(01833,HK)正宣布與阿里巴巴集團融合新進展:線上線下商品實現全渠道融合,以此促進商業零售業變革。

據悉,這也是張勇今年內第二次為雙方的合作“站臺”。

銀泰商業方面稱,其接下來將實施“銀泰天貓貨”,支持阿里線上品牌落地銀泰門店,首批簽約的淘品牌包括茵曼、阿卡、戴維貝拉、七格格、艾娜騎士和瑪瑪綈等;同時天貓將推進“天貓銀泰貨”,加快銀泰線下品牌商品上線銷售。

銀泰商業執行董事、CEO陳曉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與阿里全面合作3年來,銀泰從思維模式、商品運營模式到供應鏈模式均發生巨大變化,雙方一致目標是打造線上線下充分融合的零售環境。

線上線下渠道融合

在上述全渠道融合發布會上,張勇表示,隨著互聯網與商業深度融合,整個社會存在著一種消費升級的機會。銀泰作為零售商業線下線上融合的平臺,正在為實體商業和數字經濟的結合探索新的道路。此次線上品牌落地銀泰門店只是個開始,未來將有更多的全渠道融合的方式涌現。

據張勇介紹,此次入選的“淘品牌”從2008年到現在,經過大浪淘沙不僅存活了下來而且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今年6月30日,張勇在出席“新銀泰”戰略發布會時說,“銀泰商業是阿里巴巴進行零售商業線上線下融合創新的平臺,在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時代,如果說阿里巴巴是空軍,那么這個陸軍伙伴就是銀泰。”

記者了解到,銀泰商業與阿里的全面融合,將利用消費者的數據、利用消費者的接觸點、利用對消費者的洞察力,重構生產供應鏈及消費供應鏈,促進商業零售全面升級。“與阿里的關系,從最早的合作到現在的股東,雙方合作更為緊密。”陳曉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2014年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團與銀泰商業宣布,前者將以53.7億元港元對銀泰商業進行戰略投資,今年7月19日,作為控股股東之一的沈國軍轉讓約3.98億股銀泰股份予第三方,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持有銀泰商業的32%股權,成為單一最大股東。

雙方合作仍需改造

在電商沖擊以及實體零售業“關店潮”的寒冬論中,一方是電商的代表,一方是傳統零售商代表,阿里集團與銀泰商業的融合一直備受業內關注。

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在國內市場共計關閉120家門店,其中百貨業關閉25家,而業績不佳和戰略結構調整是導致這些門店歇業的主要原因。

另據Wind資訊統計,已公布三季報或三季報預告的30家百貨零售上市公司中,有15家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占比50%。

對此,在11月初商務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 “關閉退租”現象有所增加,一些百貨零售實體轉型試水O2O不盡如人意,主要還是由于內功修煉不夠,過于倚重引進新項目、新模式所致。

陳曉東曾表示,實體零售業與電商不應是“敵人”關系,二者反而要趕緊結合,這才是傳統零售企業的出路。但零售企業轉型,前提是這些企業要做到行業里面的前幾名,如果線下還沒做到行業領先,就想著轉型去做O2O,或者線下的門店做得亂糟糟,通過線上店把線下店提升是不可能的。“O2O不是救命稻草,會顯著放大線上或者線下平臺的優勢和劣勢,轉型應該是建立在原有業務升級的基礎上。”陳曉東說。

今年是阿里集團入股銀泰商業的第一年,銀泰商業此前表示,11月11~16日“雙十一”6天時間,集團全門店銷售達15億元人民幣,同比去年增長8%,其中線上銷售達1.5億元人民幣,線上同比增長75%,線下同比增長42%。

不過,在上述渠道融合發布會上,張勇稱,在當前互聯網時代下,阿里集團和銀泰商業兩者必須共同去面對和推動實現以“三通”為特征的一種零售業態,這“三通”是指會員通、商品通、服務通,為此,雙方都要還要做出很多改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徐杰 12月8日下午,阿里巴巴杭州西溪園區報告廳內,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站在主席臺上,銀泰商業(01833,HK)正宣布與阿里巴巴集團融合新進展:線上線下商品實現全渠道融合,以此促進商業零售業變革。 據悉,這也是張勇今年內第二次為雙方的合作“站臺”。 銀泰商業方面稱,其接下來將實施“銀泰天貓貨”,支持阿里線上品牌落地銀泰門店,首批簽約的淘品牌包括茵曼、阿卡、戴維貝拉、七格格、艾娜騎士和瑪瑪綈等;同時天貓將推進“天貓銀泰貨”,加快銀泰線下品牌商品上線銷售。 銀泰商業執行董事、CEO陳曉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與阿里全面合作3年來,銀泰從思維模式、商品運營模式到供應鏈模式均發生巨大變化,雙方一致目標是打造線上線下充分融合的零售環境。 線上線下渠道融合 在上述全渠道融合發布會上,張勇表示,隨著互聯網與商業深度融合,整個社會存在著一種消費升級的機會。銀泰作為零售商業線下線上融合的平臺,正在為實體商業和數字經濟的結合探索新的道路。此次線上品牌落地銀泰門店只是個開始,未來將有更多的全渠道融合的方式涌現。 據張勇介紹,此次入選的“淘品牌”從2008年到現在,經過大浪淘沙不僅存活了下來而且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今年6月30日,張勇在出席“新銀泰”戰略發布會時說,“銀泰商業是阿里巴巴進行零售商業線上線下融合創新的平臺,在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時代,如果說阿里巴巴是空軍,那么這個陸軍伙伴就是銀泰。” 記者了解到,銀泰商業與阿里的全面融合,將利用消費者的數據、利用消費者的接觸點、利用對消費者的洞察力,重構生產供應鏈及消費供應鏈,促進商業零售全面升級。“與阿里的關系,從最早的合作到現在的股東,雙方合作更為緊密。”陳曉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2014年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團與銀泰商業宣布,前者將以53.7億元港元對銀泰商業進行戰略投資,今年7月19日,作為控股股東之一的沈國軍轉讓約3.98億股銀泰股份予第三方,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持有銀泰商業的32%股權,成為單一最大股東。 雙方合作仍需改造 在電商沖擊以及實體零售業“關店潮”的寒冬論中,一方是電商的代表,一方是傳統零售商代表,阿里集團與銀泰商業的融合一直備受業內關注。 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在國內市場共計關閉120家門店,其中百貨業關閉25家,而業績不佳和戰略結構調整是導致這些門店歇業的主要原因。 另據Wind資訊統計,已公布三季報或三季報預告的30家百貨零售上市公司中,有15家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占比50%。 對此,在11月初商務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關閉退租”現象有所增加,一些百貨零售實體轉型試水O2O不盡如人意,主要還是由于內功修煉不夠,過于倚重引進新項目、新模式所致。 陳曉東曾表示,實體零售業與電商不應是“敵人”關系,二者反而要趕緊結合,這才是傳統零售企業的出路。但零售企業轉型,前提是這些企業要做到行業里面的前幾名,如果線下還沒做到行業領先,就想著轉型去做O2O,或者線下的門店做得亂糟糟,通過線上店把線下店提升是不可能的。“O2O不是救命稻草,會顯著放大線上或者線下平臺的優勢和劣勢,轉型應該是建立在原有業務升級的基礎上。”陳曉東說。 今年是阿里集團入股銀泰商業的第一年,銀泰商業此前表示,11月11~16日“雙十一”6天時間,集團全門店銷售達15億元人民幣,同比去年增長8%,其中線上銷售達1.5億元人民幣,線上同比增長75%,線下同比增長42%。 不過,在上述渠道融合發布會上,張勇稱,在當前互聯網時代下,阿里集團和銀泰商業兩者必須共同去面對和推動實現以“三通”為特征的一種零售業態,這“三通”是指會員通、商品通、服務通,為此,雙方都要還要做出很多改造。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