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0-25 21:59:26
日化巨頭業績放緩的趨勢還在持續。10月23日晚間,寶潔(NYSE,PG)發布2016財年第一季度報告,季度凈營收為165.3億美元,同比下滑12%,創最近七個季度以來最大降幅。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記者 金喆
日化巨頭業績放緩的趨勢還在持續。10月23日晚間,寶潔(NYSE,PG)發布2016財年第一季度報告,季度凈營收為165.3億美元,同比下滑12%,創最近七個季度以來最大降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財報中看到,寶潔公司旗下所有業務部門的銷售量均出現下降,其中在全球第二大市場中國的有機銷售額同比下滑8%。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坦言,盡管寶潔公司通過“瘦身計劃”削減了百個品牌,在運營成本上得到有效控制,但隨著消費群體年輕化,仍需面對后起之秀的競爭,寶潔必須更進一步地進行品牌管理。
近一年來利潤首次增長
在宣布將削減近百個品牌、把業務重心放在65個核心品牌的“瘦身計劃”后,這家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公司正經歷轉型陣痛。得益于成本大幅縮減和美容產品部門盈利能力的提高等原因,寶潔公司在報告期內實現利潤26.1億美元,同比增長31%,這也是近一年來首次錄得增長。
但是,這依然無法掩蓋日化巨頭三年來銷量下滑的頹勢。報告期內,寶潔公司的有機銷售額(即不計入并購交易、資產剝離交易及匯率變動影響的銷售額)下降1%,其中美容、梳洗護理、健康護理、紡織品護理及家居護理、嬰兒女性及家庭護理5個品類的銷售出現雙位數跌幅。
除了下滑的中國市場,寶潔公司在巴西和俄羅斯等美國以外市場上的業務所占據的市場份額也正在喪失。《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寶潔公司在上周五表示,用于衡量其銷售表現的一項關鍵指標在最新的一個季度中有所下降,這種下降對于公司來說是罕見的。
前述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過度競爭是導致寶潔以及其他日化巨頭盈利下滑的主要原因,他們正不斷受到本土品牌的挑戰。“本土品牌在產品開發上更能及時把握消費者的喜好,反應迅速、定位精準,比如主打中藥功效的云南白藥,冠名熱門綜藝節目的藍月亮、立白,都在各自領域搶占了巨頭的市場。”此前,立白集團副總裁許曉東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在洗護市場本土品牌的優勢比外資品牌更明顯。
積極向互聯網轉型
實際上,寶潔公司一直在嘗試不同的自救計劃來扭轉頹勢。除了瘦身計劃,寶潔公司在過去一年已經減少了40%的廣告代理數量,節省出3億美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寶潔公司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過去寶潔公司的優勢在大商超,目前正在適應年輕化的消費觀念和互聯網的消費模式,在產品、銷售渠道上探索互聯網的下沉渠道。相對于其他品牌而言,龐大的寶潔不可能一夜之間成功轉身,這些探索能否獲得消費者的認同也是未知數。
對于接下來的形勢,寶潔公司依然充滿信心。寶潔首席財務官喬恩·穆勒稱,公司高管對其整體有機銷售額在當前季度總再度實現正增長很有信心。隨著整個財年的展開,未來有機銷售額應該會繼續增長。寶潔維持此前預期不變,也就是在截至6月份為止的整個財年中,其有機銷售額將同比持平到實現較低個位數的增長。
今年10月31日,寶潔公司現任CEO雷富禮將卸任,轉而擔任執行董事長一職,取而代之的是現年56歲的大衛·泰勒,其掌管的美容美妝護理和保健業務占據寶潔年度銷售總額的一半。業內普遍認為,臨危受命的大衛·泰勒必須帶領寶潔公司走出籠罩在頭頂的持續低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