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29 10:21:16
8月26日,“國際投資大師”吉姆·羅杰斯造訪三胞集團,與“中國實業達人”袁亞非面對面,展開了一場關于“中國企業的產業轉型和國際化投資”的精彩對話。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黃晟
◎每經記者 黃晟
素來低調的三胞集團近兩年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原因是2014年以來一系列大手筆的海外并購使其成為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的一匹“黑馬”。在最近出爐的2015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三胞集團以850億元的年銷售總額分別位于第160位和第21位。
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也因此被譽為“中國實業達人”。
8月26日,“國際投資大師”吉姆·羅杰斯造訪三胞集團,與“中國實業達人”袁亞非面對面,展開了一場關于“中國企業的產業轉型和國際化投資”的精彩對話。
在參觀三胞集團總部大樓后,雙方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的聯合采訪。
袁亞非表示,“走出去”給中國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三胞集團作為以信息化為特征的現代服務企業,必須借助國外先進的管理能力和系統的建設能力,幫助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必須借助外力,學習先進的上百年的經驗幫助我們實現產業升級。”
對于許多中國企業走出去出現的水土不服問題,袁亞非提出一個閃亮的關鍵詞——協作,而非融合。袁亞非認為,中國企業和國外企業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三胞集團把走出去視為零售行業轉型升級的最好途徑之一,而走出去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國外的方法論,學習國外的系統思維。
袁亞非表示,中國在歷史上很長時間內都是世界的引領者,中國人不缺乏創新的基因,在創業創新的過程中,永遠變化才是不變的道理。他認為,企業家精神就是冒險精神,企業家的能力就是把握風險的能力。同時,企業家必須不斷的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敢于冒險。
目前,國內電商迅猛發展對線下零售造成了沖擊,袁亞非承認這一點,但他提出,未來體驗式的線下商業將越來越有價值。
袁亞非稱,互聯網思維有三個層面:一是哲學層面,比如極致、速度、免費;二是商業模式,應該學習阿里、淘寶、百度、騰訊這些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模式;三是技術。
“互聯網技術使得傳統行業對客戶可追蹤,可服務,更加有粘性,使得我們對供應鏈的掌控更加有效率。所以我們覺得未來線下的商業必須要轉型到網上去,這也是未來的價值。” 袁亞非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