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綜合 2015-05-29 01:00:21
今日的暴跌,估計絕大部分投資者都沒有預料到!私募大佬告訴你暴跌后怎么辦!
每經編輯 吳永久
今日的暴跌,估計絕大部分投資者都沒有預料到!而在私募大佬但斌看來,大盤從2000點上漲以來,還從來沒有像樣的調整。巨大漲幅之下,調整調整很正常。
那么如何抓住牛市下半場的盛宴呢?每經研究院研究員歷時一個月,深度研究兩市所有的股票,挖掘出了史上最全的在本輪行情中豪賺很多倍的頂尖高手的賺錢秘籍,教你如何決戰牛市,這將讓你受益匪淺,敬請關注!
周四滬指暴跌6.5%,為年內第二大跌幅。兩市逾500只股票跌停,940只左右的個股跌幅超9%。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每日經濟新聞理財部微信公眾號“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
對于今日的暴跌,段子們非常的活躍,以下為來自網上的段子:
今日股民的心情變化圖
對于今日的暴跌,少數機智的股民有自己的應對方法:
昨晚某股市磚家:沒事,不要擔心,今年不會有"5.30",因為那天是周六。當時覺得他好聰明… 2007年5月30日 陰歷4月11日,2015年5月28日 陰歷4月11日,這次是按陰歷來的 神評:尼瑪,來陰的!!!!
今天三點過后,我悄悄把“領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炒股”的辭職信撕了。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了已略顯生疏的工作中。
以前是滿倉跑輸,滿倉踏空,現在是滿倉跌停,大家的股票都跌停了,心里反而平靜了!
小伙伴們看了以上段子,心情是否好一些了,下面我們將對今日的暴跌進行解讀。
五大利空制造“528慘案”
第一、匯金年內首次減持四大行,周二減持工行建行逾35億
5月28日消息,匯金公司剛剛減持了工行與建行的股份,這也是匯金首次減持“四大行”的股份。根據港交所披露的公開信息,匯金于5月26日在A股場內減持工行和建行,金額分別為16.29億和19.06億元。根據相關公告,匯金減持工行、建行前后的股份占比分別由46%降至45.89%、5.05%降至2.14%。業內人士表示,對匯金本次的減持目前不好過早判讀對A股市場的綜合影響,但短期會有一定沖擊。
第二、傳央行近期進行逾千億元定向正回購
據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稱,央行近期向部分機構進行了定向正回購,期限包括七天、14天和28天;價格方面,則以市場利率定價。此消息部分人士解讀為貨幣政策趨緊的信號。
第三、下周年內第七批新股發行,市場預計其凍結資金更是驚人的高達8萬億
其中更有巨無霸中國核電(601985)上市如此巨額的抽血效應,必然導致市場震蕩幅度異常劇烈,不少個股亦出現了久違暴跌之勢。
第四、而個股最大的利空便是獲利盤高位出逃
其殺跌往往是非常快速的。因此對漲幅過大、籌碼松動、技術破位、逆勢下跌與主力出逃個股,應立即調倉。據個股主力監控最新分析:412股含有五大不利因素,后市或還將逆勢殺跌。
第五、530臨近,心理受壓
2007年大牛市時530的暴跌是非常恐怖的,不少股票均短時間暴跌40%。而當前離530臨近,且當前的市場比07年530前更為火爆,投資者擔憂政策面再次出現諸如當年大牛市時半夜雞叫的重磅毀滅性利空。
利空傳聞回應:
監管層摸底理財資金入市消息不實!實為排查貸款流向
監管部門要求各銀行上報資金入市情況,包括理財資金?
這條消息被理解成引爆今天A股大跌6.5%的一大重磅利空,銀行股今天也齊齊走低。
果真如此嗎?
數家銀行資管部門負責人向證券時報記者證實,市場流傳甚廣的銀監會摸底理財資金入市一事并不屬實。
監管層正在排查的是貸款資金流向,而非理財資金流向。
匯金公司回應:
匯金公司晚間發布公告表示,2008年以來,匯金公司在二級市場增持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上市金融機構的A股股份,并購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近期,匯金公司出售了部分增持股份和ETF,其中觸發信息披露義務的,已根據監管要求進行了披露。
分析人士認為,匯金減持作用至少有三:1,降溫,變瘋牛為慢牛;2,金融混改將開始;3,對新股民最好的教育。
央行定向正回購 分析師稱非政策收緊信號
據外媒28日報道,中國央行近期向部分金融機構進行了定向正回購操作;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主要是因為國內金融體系流動性充沛,定向正回購并非貨幣政策轉向信號,亦未必會觸發資金利率上行。
據外媒28日報道,中國央行近期向部分金融機構進行了定向正回購操作;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主要是因為國內金融體系流動性充沛,定向正回購并非貨幣政策轉向信號,亦未必會觸發資金利率上行。
海通證券宏觀債券分析師姜超點評稱,央行定向正回購的報道引發市場對央行貨幣政策態度轉變的擔心,但預計只是錢多而應非收緊。
機構看法:
大跌320點之后 機構持樂觀態度
在5.30到來之前,市場再次玩起了十米高臺跳水,320點的跌幅,把上證指數一舉從接近5000點關口拉回到了4600多點。隨著大跌來襲,開始又有投資者調侃道,“知道為啥有‘滬深300’指數嗎?就是為了能達到一天跌300點的境界。”
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對于此次的殺跌,不管是公募還是私募機構,均表達了較為樂觀的后市觀點。
華安基金策略分析師楊曉磊認為,“從中期來看,我們認為儲蓄資金向A股轉移的趨勢沒有產生根本性改變,牛市的基礎也不會簡單地因為300點大跌而產生動搖。從策略分析角度來看,如果A股此后能夠展開一輪為時一至兩周的調整,可能對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更為有利;如果市場快速收復失地,繼續在指數上‘高舉高打’,則不排除監管層出臺更嚴厲措施來打壓市場,屆時可能會出現市場與‘監管’雙輸的局面。”
星石投資總經理、首席策略師楊玲則分析道,“我們認為,從引發調整的因素來看,都是一些短期的和情緒性的因素,能夠引發市場調整但不可能改變A股方向。雖然星石認為行情仍將持續,但市場風格可能會有所變化,此前漲幅較小,估值合理的消費股可能成為市場熱點。”
不過,并不是所有市場人士都是持類似觀點,滾雪球投資的林波就表達了完全不一樣的看法。
他指出,“我們認為,今天的走勢跟八年前5.30的行情差不多,當時小盤股的估值高達七八十倍,而大盤股只有30倍左右。當時在經過一個10%下跌后市場出現分化,中小盤股轉入一輪熊市,而大盤股走出一輪牛市。未來的行情可能跟之前差不多,也就是說,未來大盤股可能會漲50%-60%,而小盤股則可能會跌50%-60%。”
此外,同花順數據顯示,4月份新成立的股票型基金為25只,發行份額為507.81億份;混合型基金為64只,發行份額為2012.07億份;而截至5月28日,本月新成立股票基金16只,發行份額208.4億份;混合型基金為45只,發行份額為2033.95億份。
而這些新進成立的基金,很多是還沒來得及建倉,甚至出現很多分級基金空倉上市的情況。因此,虎視眈眈的新基金必將不會錯失這樣難得的機會。一位公募人士就像記者說道,“市場大跌使得最近新成立的基金迎來了建倉良機,這些新發基金的倉位根本就還不夠。”
而對于此前一直是處于滿倉或接近滿倉操作的一些機構,他們最新的動向又是如何呢?楊玲表示,“當前市場極度狂熱的時候,有些調整并非壞事。對于我們星石而言,市場的短暫調整還是為我們新產品的建倉提供了更好的時機。”
不過,也有一些機構選擇降下倉位規避風險,另一家上海的私募機構人士就坦言稱,“我們有所減倉,但是對于市場總的趨勢,我們認為還是不會變。”
多利空造“528慘案” 私募:心態很平和
今天市場暴跌321.44點,跌幅達到6.50%,猶如“股災”。市場普遍分析認為,有多重利空造成股市大跌,如消息稱匯金減持四大行,下周新股發行造成資金凍結,技術性回調等,在機構人士看來,融資盤的平倉也是造成大盤跌幅巨大的一重要原因。市場暴跌,很多投資者郁悶懊悔,那么私募如何呢?幾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私募人士表示,由于在今天減倉或清倉,或下跌已在預期之中,因此面對大跌時心態還是比較平和的。
多原因造大盤暴跌
今日早盤,滬指高開高走,一度逼近5000點關口,但午后大盤開始大幅跳水,截止收盤,滬指報4620.27點,跌幅6.50%,深成指報15912.95點,跌幅6.19%,創業板報3432.98點,跌幅5.39%。兩市超500股跌停。
板塊方面,次新股漲幅靠前,金融板塊、煤炭、保險、有色,石油等權重股集體大跌。
對于大跌,市場普遍認為由多重利空造成。一是今天有消息稱,根據港交所披露的公開信息,匯金于5月26日在A股市場內減持工行和建行,金額分別為16.29億元和19.06億元。
其次,下周“巨無霸”中國核電將領銜一批新股IPO,市場預期凍結資金遠超前幾輪,屆時資金面將備受巨大壓力。
“還有一點是,大盤存在技術性調整,我們前期曾強調過,在4500點以上要看空。在牛市征途中,調整是不可避免的,而我們甚至認為市場調整到3900點的概率達80%。” 倚天投資總經理葉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
“漲多了就會調整,而融資盤的平倉更是加深了下跌的幅度。”廣州一私募研究總監對記者說道。
不改長牛走勢
市場大跌,數百股跌停。很多投資者在各大論壇和股吧中紛紛表示,今天虧慘了,各種股市段子也開始滿天飛。那么作為市場上追求絕對收益的私募機構對今天大跌怎么看呢?
“我在中午開盤時開始減倉,現在持倉已經很少了。這次大跌是恐慌造成的踩踏 ,我們事后要回歸理性。在后市,我會保持三成左右倉位,布局跌幅比較大的股票,賺情緒恐慌的錢。 后面如果反彈,且監管層立場不變,我會買跌的比較多的白馬股。” 深圳一私募基金人士對記者說道。
在華泰證券深圳一營業部大戶室辦公的一私募人士很開心的對記者說道,其這兩個月的收益超過了80%。他表示,自己很幸運,今天上午就清倉了,現在倉位為零,所以很輕松,一收盤就去學校接孩子了。
“牛市是不會改變的,我準備下個星期一再建倉。這是短期的一個踩踏行情,回調就是買入的時機,這次牛市我認為要持續三到五年。 ”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今年一季度的私募冠軍葉飛則對記者表示,今天的市場暴跌在其預期之中,因此面對今天的暴跌心態很平和,因尚在其預測之中。
“我們從五一以后就一直在做成長性好的小盤股,并且一直在滿倉操作,后市我們亦將滿倉操作,如果后面市場繼續大幅調整并超出我們的預料,我們將會在滿倉和半倉之間做切換。”葉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補充道。
無懼暴跌 券商一致看好后市
股市周四的重挫不僅吸引了官媒的評論、股民的熱議,作為市場主力的券商也紛紛發表看法。市場主流看法是,短期的暴跌并不會改變中長期的牛市格局。瘋牛換擋要經歷陣痛,但深蹲才能起跳,收割才能播種。
民生證券表示堅定看好牛市尚未終結。民生證券指出,本輪牛市三大主邏輯貨幣寬松、居民財富重配、改革預期均為發生改變。牛市最大主題——國企改革真正利好尚未完全Priced-In(計入價格),具有真正未來支柱產業的潛力尚未被完全挖掘,直接融資市場的崛起仍在半途。
盡管短期市場風險猶存,瘋牛換擋要經歷陣痛。但深蹲才能起跳,收割才能播種。打新資金回歸后,市場將重獲上攻籌碼,而國企改革預期不斷強化將成為近期支撐市場的重要力量。
方正策略團隊認為市場大跌屬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近期過于猛烈的漲幅已經讓投資者“人心惶惶,草木皆兵”,在利空催化劑出現之后,出現大面積跌停并不意外。
但是在經濟基本面持續下行背景下,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是始終不變的方向,流動性寬松的方向很難改變。短期由于新股IPO、以及央媽的調整不會成為持續制約市場的因素。放水方式將從“大水漫灌”改為“細水長流”。
興業證券策略團隊分析稱,目前流動性異常寬松,4月份以來以3個月國債、shibor為代表的短端利率的下降速度僅次于08年底,央行的定向正回購不會改變流動性寬松的格局。風險快速釋放后,大家一直苦苦等待的加倉機會終于來了,接下來要做的只是“眼到、手到”。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認為,中國央行近期向部分機構進行了定向正回購并不意味著其貨幣政策已經開始轉向。如果將房價和CPI考慮在內的話,中國的實際利率依然處于歷史高點附近。這意味著未來依然有更多的寬松政策。并且從歷史來看,貨幣寬松通常提前于股市3-6個月。換句話說,在寬松背景之下,股市趨勢依然不會出現變化。
而在IPO問題上,洪灝指出,考慮到目前市值已經達到60萬億元,遠高于2007年中石化IPO之時的8.6萬億,因此下周的新股上市可能會降低牛市速度,但是也不會改變市場趨勢。
“市場今天的確出現了恐慌,杠桿資金所面臨的追加保證金的通知引發了市場的強力拋售。對于市場格局而言,兩融資金將是一個新的元素,未來市場的波動率勢必將遠超過往。不過除非整個市場的流動性情況出現本質性的變化,否則牛市并不會終結。”
私募大佬看法:
私募大佬但斌:大盤從2000點上漲以來,還從來沒有像樣的調整。巨大漲幅之下,調整調整很正常。這波牛市行情的背景是減息降準,國家也希望通過資本市場調經濟增長的方式…第一波快速上漲的牛市吸引了全社會的關注,也在預期之中,未來應該會有更好的表現。但也許快牛走勢結束,估計調整之后會繼續走出慢牛的可能性。
數據顯示大跌次日反彈概率逾七成
官媒表態:
新華社評A股暴跌:中期牛市格局不變 行情會走更遠
正當人們為股指的持續沖高而感到不安時,滬深股市在滬指逼近5000點整數關口之際迎來了一次大的調整。28日,上證綜指暴跌320多點,跌幅6.5%。分析人士認為,獲利盤回吐、新股發行在即、匯金減持銀行股傳聞和券商收緊融資杠桿等多重因素導致暴跌,適度調整有利于市場健康。
本周以來,滬深股市一路走高,滬指不停歇地一口氣連續突破4700點、4800點、4900點關口,直奔5000點而去。兩市的成交頻現天量,成交金額突破兩萬億元。28日,隨著“530”節點和5000點關口的臨近,市場情緒趨向敏感。
經過上午的震蕩走勢之后,各種利空傳聞在市場發酵,股指午盤持續走低。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于4620.27點,下跌6.5%;深證成指收于15912.95點,下跌6.19%;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數分別下挫6.3%和5.39%。當日成交金額繼續放大,高達2.3萬億元,兩市600余只個股跌停。
“滬深各大股指經過一周多的上漲,再次積累了不少獲利盤,適逢下周中核電等新股批量發行,投資者心態驟然微妙,市場波段性地回檔是正常的。”中信證券投資顧問高翔說。
南方基金觀點也認為,兩個多月來,上證指數連續上升50%,基本上沒有經歷過像樣的調整。近期大盤連續上攻,累積了大量獲利盤,獲利盤回吐加大調整力度。而臨近5000點整數關口,大盤在獲利盤壓力下出現一定的調整。
在市場自身有調整需求的背景下,下周“巨無霸”中國核電將領銜一批新股IPO,市場預期凍結資金遠超前幾輪,屆時資金面將備受壓力。多位分析人士認為,這是股市暴跌的一個重要因素。
此外,高翔認為,部分券商再跟進提高融資保證金比例,匯金公司減持工行和建行的傳聞以及央行定向正回購的傳聞,都對敏感的市場情緒帶來了壓力。
南方基金認為,本次調整將充分消化獲利盤的壓力,有利于行情走得更遠,中期牛市格局不變。
高翔則認為,從行情發展的邏輯看,一方面經濟仍面臨較大壓力,保增長政策仍在持續加碼,另一方面資金面仍然寬松,社會資金搬家入市的趨勢未改,適當調整反而會使牛市走得更穩更長。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監管層不斷加強對股市的監管,從規范券商融資業務、進一步放開融券業務,到嚴厲查處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旨在打擊過度投機,控制市場風險。
分析人士也提醒,盡管有流動性的支撐,但隨著股指的不斷走高,風險必然積聚,投資者需保持謹慎,充分認識市場潛在風險。(新華網)
本文綜合有華爾街見聞,新華網、證券時報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每日經濟新聞理財部微信公眾號“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掃描下方的二維碼即可關注我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