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5 01:09:58
有券商策略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京津冀協同發展定位于重大國家戰略,打造經濟的新增長極,這注定是一座金礦,更是一場將持續數年的投資盛宴。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昊
◎每經記者 張昊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核心是有序疏導北京非首都功能。據財政部測算,京津冀一體化未來6年需投入42萬億元。
有券商策略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京津冀協同發展定位于重大國家戰略,打造經濟的新增長極,這注定是一座金礦,更是一場將持續數年的投資盛宴。因此,記者通過對上述政策主題投資的梳理,為投資者細數相關率先受益的領域及個股。
三地協同發展是國家戰略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綱要》,指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戰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種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模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增長極。
會議強調,要堅持協同發展、重點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進。要嚴控增量、疏解存量、疏堵結合調控北京市人口規模;要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要大力促進創新驅動發展,增強資源能源保障能力,統籌社會事業發展,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要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推動要素市場一體化,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公共服務一體化改革;要抓緊開展試點示范,打造若干先行先試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自正式提出至今已有一年多時間。2014年2月,習近平在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時,就該區域的發展提出7點要求,將京津冀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至此,京津冀協同發展駛入快車道;2014年8月,國務院成立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12月26日,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主持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推進會議,研究《綱要》,強調“加快推動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轉移”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審議研究了《綱要》。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首先是定位于重大國家戰略,在經濟結構和空間調整中,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
催生重大投資機會
上述《綱要》提出京津冀三地的戰略及功能定位中,戰略方面,重點強調僅北京“一個中心”,三地的定位將突出錯位發展;其中北京定位為“政治、文化、科技創新、國際交往中心”,天津定位為“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河北調整為四個基地,涉及參與轉型升級、商貿物流、環保和生態涵養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等。
此前,京津冀協同發展也提出了類似的概念,包括首都經濟圈、環渤海區域建設,不過三地在發展中的矛盾卻日益突出。其中北京出現人口密集、環境惡化、交通擁堵等現象;天津作為直轄市及環渤海中心區域,其經濟政治地位都未能體現;而擁有最大面積的河北,也未能起到腹地作用,產業發展與北京、天津脫節。
從三地的具體情況看,首先是人口密度不均衡,2013年北京常住人口每平方米公里人口密度為1288人;天津為1232人;河北為381人。北京人口密度為河北的3倍有余。
其次是經濟發展不平衡,2013北京人均GDP為92210元;天津人均GDP為101688元;河北人均GDP為38651元;河北人均GDP僅為北京、天津兩地的三分之一。在人均收入方面,2013年北京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為3360元,天津為2726元,河北為1882元。
再從產業結構看,北京存在產業扎堆,布局過密的問題;而天津作為環渤海中心,存在工業企業占比過高,服務業相對發展滯后;河北土地面積最大,確并未出現優勢企業,產業結構中能源企業占比較多。
上述券商分析師認為,京津冀三地發展的不均衡,發展中日益突出的矛盾,使得三地協同發展已“迫在眉睫”。伴隨著定位于重大國家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不僅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的調整,區域上打造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勢必催生重大投資機會和發展空間。
《《《
頂層設計引導京津冀主題投資 掘金三大重點領域
◎每經記者 張昊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的是國內經濟新的增長極。無疑開啟的是一座金礦,同時也將是一場持續數年的投資盛宴。
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開啟的投資主題,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當前京津冀地區矛盾日益突出的產業、交通、生態環保,與上述京津冀協同發展率先取得突破的三方面相互印證,因此京津冀6年的42萬億元的投資,先期很可能投入上述三大重點領域,而對應在A股主題投資機會也將從上述三大路徑中挖掘。
環保領域:
水、大氣污染治理是重點
城市污染尤其是大氣污染,早已成為京津冀地區最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2014年是我國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的第二年,環保局的檢測結果顯示,與2013年相比,2014年74個城市中達標城市由3個增加到8個。京津冀依然是污染重災區,PM2.5年均濃度為93微克/立方米,超標1.6倍以上。
券商分析師指出,京津冀污染嚴重,京津冀一體化重要突破點之一即為生態環保,及生態文明建設與環保兩手抓,來進一步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及環保意識,尤其是水污染及大氣污染治理。
區域內相關節能環保公司包括先河環保、國電清新、雪迪龍、津膜科技、碧水源等。
重點公司
雪迪龍:行業龍頭業績彈性大
雪迪龍主營業務圍繞環境監測和工業過程分析領域的“產品+系統應用+運維服務”展開,公司作為行業龍頭、市場基礎好,技術儲備全面,將成為污染源監測市場不斷擴容的最大受益者,無論是從主題投資還是潛在業績角度都將是彈性最大的品種。
同時,記者注意到,雪迪龍員工持股計劃分五年實施,保證了公司的長遠發展,而近期雪迪龍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已完成,購買數量占公司總股本比例0.15%,購買均價27.43元/股,高于公司最新(30日)收盤價26.27元。
交通領域:
基礎設施建設空間大
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的交通一體化,可以理解為在整個區域的互聯互通,包括了高速公路、鐵路、飛機、港口等一切有關交通運輸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目前來看,京津冀地區交通一體化等基礎設施完善和提高空間非常大。”券商策略分析師指出,與基建相關的建材、鋼鐵、港口等行業將受益。
就具體投資標的看,區域內基建受益股包括金隅股份、冀東水泥、河北鋼鐵、首鋼股份、巨力索具、河北宣工、江河創建等;軌道交通股包括中國南車、中國北車、鼎漢技術等;區域內港口股天津港。
重點公司
鼎漢技術:平臺型戰略雛形初現
鼎漢技術主營業務為軌道交通電源產品,是行業內唯一的上市公司,其中高鐵外門系統已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14個路局,47列車上正式運營,市場占有率超過10%。《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一季報顯示,公司合計在手訂單達15.36億元,同比增長130.6%,未來收入高速增長有保障。
另外,鼎漢技術外延式并購持續推進,2015年1月,以3.6億元收購廣州中車100%股權,進入機車車輛空調市場;并擬增資奇輝電子,進入鐵路信息化領域;公司通過并購實現“地面到車輛”快速落地及跨界式增長,“平臺型”公司戰略雛形初現。
產業對接:
產業轉移提升地產需求
產業對接主要指北京地區的產業疏解及天津、河北兩地的產業承接。其中,天津在產業對接方面的側重點是積極借重首都資源,主動向河北省延伸產業鏈,構建產業鏈條。而河北2014年5月首次集中推出了全省對接京津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的40個重要平臺,包括綜合類、公共事業、休閑旅游類、生產制造類、商貿物流類、現代農業類,其中生產制造類平臺達到23個,占到一半以上。
券商分析師表示,北京非核心功能及產業轉移必然帶動人口遷移,從而刺激當地地產市場,因此京津冀規劃對房地產行業的帶動也較為顯著。相關公司包括廊坊發展,中國武夷,華夏幸福、榮盛發展等。
重點公司
廊坊發展:關注大股東資本運作
廊坊發展的控股股東為廊坊控股,實際控制人為廊坊市國資委,廊坊控股承擔了大量廊坊開發建設工作,在廊坊建設中有極高的地位。廊坊作為京津冀發展的重要區域,控股股東作為主要的開發建設者,需要大量資金,而廊坊發展是廊坊控股唯一的資本平臺,大股東資本運作更是值得關注。
《《《
京津冀“新概念股”掃描
◎每經記者 楊建
京津冀協同發展,率先啟動的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轉移將使區域內相關上市公司分享這塊蛋糕;另外,區域外的相關上市公司(新概念股)也有極佳的投資機會。
泰禾集團:深度參與廊坊建設
2014年7月19日,泰禾集團與廊坊控股達成戰略合作意向,雙方擬共同推進廊坊市新型城鎮化建設,并致力于環首都經濟圈及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合作地塊位于廊坊市廣陽區萬莊新城區域,規劃用地面積不超過1000畝。
廊坊控股主要經營包括廊坊市域的園區開發建設、土地一級開發等,承擔了廊坊市內最大園區——河北廊坊新興產業示范區的開發建設和萬莊生態新城、光明片區改造項目等多個新建、改造項目。
迪森股份:拓展新能源市場
迪森股份與石家莊云啟新能源共同出資設立控股子公司石家莊匯森。控股子公司注冊資本為1800萬元,其中公司出資1260萬元,占總股本的70%。石家莊匯森的成立表明公司在華北地區已有據點。
未來合資公司主營范圍為研究、生產、銷售生物質可燃氣、清潔能源產品等。公司未來在京津冀地區的布局除生物質供熱/氣外,還可能就相關新能源項目的運營有更深遠的打算,未來進展值得期待。
凱美特氣:建工業尾氣利用工廠
2014年3月21日凱美特氣公告,公司與河北遷安市政府、中科院唐山科學發展研究院(科技部中國技術市場協會科技成果轉化研究中心)三方在北京簽訂了協議。
協議顯示,凱美特氣在遷安市建設工業尾氣綜合高效利用工廠,全面接收鋼鐵、化工等企業尾氣;并負責工業尾氣綜合高效利用的運營、銷售等工作;爭取三年內覆蓋主要工業尾氣。公司此次合作將主要對當地鋼廠尾氣進行治理。
天成控股:構建保定金融理財環境
天成控股于2014年7月27日公告,與保定市政府出資組建的政府性開發建設項目投融資平臺——保定城興市政建設簽訂協議,共同搭建保定市數字化服務平臺,構建城市B2B金融理財環境,發行保定城市一卡通。
計劃通過三年的時間,完成在保定市布設約3萬臺智能終端,服務10萬個小微商戶、處理資金18億元的目標,同時實現發行200萬張以上保定城市一卡通的目標,發布智能手機“保定通”客戶端。
三維絲:通過收購布局脫硝環保
2015年3月,三維絲以2.52億元收購北京洛卡環保,進軍脫硝行業。公司通過收購,布局在京津冀地區的脫硝環保行業,而京津冀地區有大量的鋼鐵企業,京津冀地區環保治理成為重點,市場空間巨大。
三維絲作為國內高溫濾料龍頭企業,隨著2015年最嚴環保法的實施將推動工業存量企業在除塵環節的技改,特別是運營耗材需求的增加,同時新建企業在袋式除塵以及電袋復合除塵應用比例也有望增加。
桑德環境:固廢處理輻射京津冀
2014年7月,桑德環境以4400萬元收購河北萬忠公司75%股權,有助于提高公司在河北地區的固廢處理地位。萬忠公司是一家以廢舊電子電器回收利用為主營業務的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型企業,地處京津冀金三角中心,大北京戰略的軸心地帶,具有較為明顯的區位優勢。
記者了解到,目前河北省的處理產能遠遠不足,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基本上還處于簡單的一買一賣上,80%的再生資源沒能在當地實現再利用。
金鴻能源:具有獨特跨區運營模式
金鴻能源是天然氣長輸管道及城市燃氣管網建設及運營民營燃氣企業,具有“中下游一體化”的獨特跨區運營模式。公司擁有7條天然氣長輸管道資源,覆蓋山東和河北等多個省市。
華北地區將全面受益“京津冀一體化”及“煤改氣”進程,其中,張家口市加大煤改氣進程,預計將置換出15億天然氣需求。張家口國儲LNG項目如接近滿產,公司供氣量可擴容至3億立方米/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