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6 00:36:1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昨日(3月25日),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好貸網宣布與美國費埃哲公司(FICO)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基于FICO信貸評分決策云平臺(以下簡稱ALP)和好貸大數據風控產品平臺“好貸云風控”,共同為國內信貸機構提供大數據云風控服務。
“好貸云風控針對我國中小信貸機構大數據風控能力薄弱的現狀,將國際FICO信用評分技術與中國本土市場的實踐結合起來,通過大數據的海量分析和科學的評分模型決策能力,為國內中小信貸機構提供低門檻、智能化、線上化的風控服務。”好貸網創始人兼總裁李明順表示。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上述合作為市場提供一個可預期的普及型大數據風控產品,是個有益實踐。
大數據更注重動態風險
“ALP和好貸云風控平臺與央行的征信報告可以形成決策互補,除獲得基礎的借款人信息驗證外,好貸云風控還可以提供諸如借款人的消費、個人投資、跨平臺借貸等記錄的多維度數據報告,幫助信貸機構交叉核驗借款人的借款資質和潛在風險狀況。”好貸網大數據事業部總經理吳昊稱。
吳昊表示,傳統的風控模式,關注的更多都是靜態風險,是對風險的預判,而大數據更多關注的是動態風險。而好貸云風控平臺除了強調對事前風險的把握之外,還會對數據庫的風險因子變化提供即時反饋。
費埃哲中國區總裁陳建表示,風險管理直接關系到資本和盈利,是所有信貸機構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決定小微信貸機構生死存亡的生命線。ALP針對中國市場的特點開發而成,充分結合了其全球技術經驗和在中國的積淀,可適應不同規模客戶的需求。
數據有效性尚待驗證
不過,對于大數據風控在互聯網金融中的應用,業界存在不同觀點。“中國大量的中小信貸機構都在努力提高風控決策能力,試圖接入央行的征信體系,然而,央行征信體系目前僅服務于傳統金融機構,大量民間金融服務機構和互聯網金融公司仍無法獲得有效支持,而為市場提供一個可預期的普及型大數據風控產品,是有益的普惠金融創新和實踐。”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向上金服CEO袁成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風險管控能力,將是網貸平臺未來的核心競爭力。現在已有平臺開始嘗試利用客戶在社交媒體、電商交易平臺上留下來的數據,建立自己的數據庫。未來,一些平臺將借助技術和大數據的力量,建立起自己的數據化風控模型,采用大數據來分析和判斷個人或企業是否具備償還能力。
金信網首席運營官安丹方也認為,P2P平臺想要長足發展,必須加入真正的互聯網基因,在風控手段上進行革新,大數據風控是一個可探索的方向,可幫助解決現有O2O模式成本過高的難題。從長遠角度看,及早布局大數據風控很有必要。
積木盒子CEO董駿稱,FICO是提供解決方案,通過其模型給一些(合作)平臺數據并運行一段時間,至于數據有效性還需市場驗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