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01-08 09:21:35
對于盛產地王的帝都來說,沒有最貴,只有更貴。一塊地賣出個七八十億都不叫個事兒。倒是2015年開年的土地市場槽點不斷——巨型聯合體以及頻頻出鏡的險資平安。
每經編輯 尚希
轉載標明:邦地產
記者:尚希
對于盛產地王的帝都來說,沒有最貴,只有更貴。一塊地賣出個七八十億都不叫個事兒。倒是2015年開年的土地市場槽點不斷——巨型聯合體以及頻頻出鏡的險資平安。
邦地產記者從一位跟平安不動產有接觸的知情人士處聽到一個段子,說起拿地兇猛,平安A君說,其實我們拿的地也不多,都是小塊小塊的。此人反問,是不是有意圈地。A君答,圈地就圈地,我們也沒覺得圈地是貶義詞。
前天北京剛拍了兩塊地,招商華潤九龍倉+平安的組合一舉拿下了北京豐臺區亞林西居住區一期的兩宗地塊,一共花了86.9億元。
大家還沒唏噓完呢,平安睡了一覺,一睜眼今天又跟著華潤首開來“掃地”了。
平安不動產現場
剛剛成交的豐臺花鄉白盆窯村1516-0665等地塊(豐臺城鄉一體化白盆窯村舊村改造一期二期)二類居住及基礎教育用地,在經過53輪拼搶后,華潤聯合體以86.25億元的總價摘得,未達到價格上限,溢價率22%。這一總價也打破了由華嘉胡同于2014年8月份創造的74.6億元的總價紀錄。
地剛拍完,中原地產著名的“偉豪”張大偉同學,以光速算出了樓面價:3.8萬/平方米。目前周邊在售的商品房均價在4.1萬元/平方米,二手房次新房的價格基本在3.5萬-4萬元/平方米。
這絕對是掃貨的節奏。華潤來了,但人家是開發商啊,平安老來湊熱鬧,演的是什么路數?
撥通平安不動產北京某總的電話,電話那端那叫一個淡定,根本不像是剛花了幾十億的語調,“嗯,是我們一起拿的。沒錯,昨天也是我們一起拿的。”
“拿地后有其他的計劃嗎?”邦地產君追問。
“只是投資……抱歉,我只能說到這里。”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趁大家伙都沒留意,險資已經在土地市場走得越來越溜。
平安不動產合悅品牌3月31日在滬發布
百度說,平安不動產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發展不動產投資業務而設立的專業子公司。截至2014年8月,平安不動產的資產管理規模近500億元,業務范圍涵蓋商業地產、旅游養老地產、工業物流地產和住宅股債權投資等。
梳理一下平安不動產的拿地成績單:
去年10月,平安不動產就拿下了南京G14號土地、廣州番禺土地、南京G09號土地,以債權方式與招商局置地進行合作;
去年11月,平安不動產直接以24.1億競得廣州華美牛奶廠兩宗地;
12月3日,以26.8億價格,聯手金地競得上海寶山宅地;
12月23日,平安不動產聯手金地以7.8億元價格摘得杭州余杭區一商住地等;
12月25日,平安不動產以27億元的價格獲得杭州一商住地,樓面價14233.59元/平方米;
明顯可以感覺到,平安不動產在加快參與拿地的腳步,北京開年這兩拍,場場沒落下。
按照之前平安不動產官方的表態,平安不動產與其他開發商的區別在于,它不是普通的房地產開發商,而是綜合金融服務商,因此主要的策略考量是借助平安集團綜合金融平臺,直接拿地開發或以投資者身份對項目投入資金獲得后期盈利。
不過平安不動產內部人士也對邦地產君表態,并非有意借此開發養老地產,拿地的資金也不是來自平安其他體系。
話雖如此,但險資跑馬圈地的背后,行業的格局似乎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根據保監會2012年7月的規定,目前險資投資不動產的投資比例已從原先的10%提高至15%。但通過二級市場買入房企股票,獲取控股權并無限制。
據Wind統計,截至目前,133家A股房企中,被保險資金進入前十大股東的房企數量達21家,險資對地產股的滲透率為15.8%。此外,占據21家房企前十股東行列的保險機構達15家。
張大偉告訴邦地產,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保險機構的核心優勢是擁有龐大的低成本浮存金,所以雙方肯定更多只能在金融層面實現更深度的合作。
他分析,保險資金進入房地產只有兩種形式,1,作為戰略投資者占有項目小比例股權;2,作為野蠻人,利用嫻熟的資本市場手腕,控制上市房企。目前看,保險資金不會也不可能選擇大規模直接拿地操盤,所以10%或15%保險資金持有非自用不動產的限額,目前使用了3%都不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